海洋资源(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对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矿产、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尤其是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状况。2.了解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用地、交通运输、通信、旅游等)与前景3.了解海洋对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结合上节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德育目标:1.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2.认识开发利用海洋,对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教学重点1.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状况。2.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人——海”之间的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使人地(海)关系走向良性循环的方向。教学方法1.海洋既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资源类型多样,数量巨大,对此,我们只作宏观上的了解即可。2.注意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中收集有关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最新内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3.在学习第二部分时,应注意联系以前所学过的有关知识,以便达到“温故而知新”。教具准备准备地图册、剪辑一些海洋农牧业、海岛城市及有关景观图片等,以便展示给学生观看;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制作一些动态图形,来显示海上主要航线及海峡、运河等运行路线。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海水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了解了海水的基本概况。从中知道海洋作为地球的大环境之一,对我们人类来说,意义非凡。当今社会,人类与海洋已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托,相互影响,海洋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新的空间。从本节课开始,我们用两个课时来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3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板书)同学们,我们知道,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用心爱心专心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一部分:一、海洋资源类型(板书)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这部分内容,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有哪几种,各种类的特点和用途有哪些。学生在阅读完这一部分内容后,老师可对其内容进行提问,通过一些问题,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一内容。另外,可组织学生讨论对比,将课文中所讲的四类资源进行对比并列表,从中更为明确地了解四类资源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同学们的学习。最后,老师对这部分内容作出分析总结、概括。海洋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海洋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多种,《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洋卷》按照海洋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态,将海洋资源分为6个大类:①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药物资源、珍稀物种资源);②海底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港口和交通资源、环境空间资源);④海水资源(包括盐业资源、溶存的化学资源、水资源);⑤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资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资源、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⑥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娱乐和运动旅游资源、人类海洋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海洋科学旅游资源、海洋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在我们的课本中,并没有强求这种资源分类的系统性,主要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以下四类海洋资源,即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1.海洋化学资源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数量大、种类多,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含化学物质平均为3750吨。目前,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水中的食盐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