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演练+跟踪检测)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4.1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人教版【高考题组】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2015·山东文综·T22)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解析】选B。决定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1950年和1954年中美关系并未发生变化B正确选项1950年、1954年和1972年中英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两国的国家利益C干扰选项1954年,欧共体尚未成立D本身错误的选项中英两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并未消失2.(2014·广东文综·T18)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积极谋求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努力改善外部特别是周边环境,1953年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A“”另起炉灶是针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关系而言的;B“”一边倒是指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西方列强而言的。【备选真题】1.(2015·江苏单科·T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解析】选D。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确定是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故A错误;材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无关,排除B;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面仍然受美国孤立政策的影响,外交僵局没有打破,还未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故C错误;“材料中提及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可见台湾问题已牵涉中美外交问题,D正确。2.(2014·江苏单科·T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解析】选C“”。材料中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亚非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据此即可判断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A、B、D错误。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C正确。3.(2013·广东文综·T17)下示材料说明当时()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解析】选B。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材料反映的“中间地带”是反美或反苏的,故当时中美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错误B从反美、反苏可知中国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正确C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错误D从“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可知我国当时反对倒向苏联一边错误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3.(2015·安徽文综·T18)“”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