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经口鼻吸痰术简介•经口鼻吸痰术操作流程•经口鼻吸痰术护理要点•经口鼻吸痰术并发症及处理•经口鼻吸痰术培训与考核定义与目的定义经口鼻吸痰术是一种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吸痰管,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及分泌物吸出的护理操作。目的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防止肺部感染。适用人群与适应症适用人群适用于无法自行排痰或排痰困难的成年及儿童患者。适应症适用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手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患者。禁忌症与注意事项禁忌症严重心血管疾病、颅内压增高、气胸、肋骨骨折、鼻咽部异常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经口鼻吸痰术。注意事项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吸痰时应轻柔、迅速,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预防低氧血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准备用物010203吸痰管吸痰器消毒物品根据患者年龄和气管直径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一般采用较柔软、可弯曲的吸痰管。选择合适的吸痰器,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负压,以有效吸引痰液。如消毒液、棉签等,用于吸痰前对吸痰管进行消毒。患者体位与吸氧0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02给予患者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吸痰操作01020304核对患者身份和吸痰管型号,确保无误。打开吸痰器开关,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插入深度根据需要而定。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秒,以免造成患者不适。旋转吸痰管,轻轻吸引痰液,避免过度刺激和损伤。结束操作与整理吸痰结束后,关闭吸痰器开关,取下吸痰管,将其放入医疗垃圾桶内。整理用物,对吸痰器和吸痰管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备下次使用。对患者口腔或鼻腔进行清洁,协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吸痰前护理评估病人情况准备用物解释告知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道通畅程度等,以便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吸痰。准备好吸痰所需的各种用物,如吸痰管、手套、治疗碗、生理盐水等。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吸痰中护理正确使用吸痰管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保护呼吸道通畅在吸痰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因痰液阻塞导致窒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在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吸痰后护理清洁口腔和呼吸道记录护理过程对吸痰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病人的反应、吸痰效果等,以便后续评估和总结。吸痰后,要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病人的口腔和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湿润。观察吸痰效果观察吸痰后的效果,如病人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以便及时处理。低氧血症总结词低氧血症是经口鼻吸痰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吸痰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缺氧。详细描述低氧血症的症状包括紫绀、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严重时可导致心搏骤停。为预防低氧血症,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在必要时给予氧气治疗。呼吸道粘膜损伤总结词呼吸道粘膜损伤是经口鼻吸痰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吸痰管的摩擦可能导致粘膜破损。详细描述呼吸道粘膜损伤的症状包括痰中带血、咳嗽加剧等。为预防呼吸道粘膜损伤,应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并尽量减少吸痰次数和时间。感染总结词感染是经口鼻吸痰术的潜在并发症,由于吸痰过程中可能将细菌带入呼吸道。详细描述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痰多等。为预防感染,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吸痰管和手套,并保持患者口腔和呼吸道清洁。培训目的与对象培训目的确保护士掌握经口鼻吸痰术的正确操作方法,提高吸痰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培训对象全体护理人员,特别是新入职护士和需要提高技能的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培训内容经口鼻吸痰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等。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操作演示、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考核标准与实施考核标准考核实施护士能够准确、熟练地完成经口鼻吸痰术操作,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定期组织考核,包括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对不合格者进行再次培训和考核。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