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26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2、提出假设所谓假设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提出假设的主要方法有:(1)排列组合法如: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通常用作颜料,某红色粉末是Fe2O3、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请你通过实验对红色粉末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为Cu2O;假设2:红色粉末为Fe2O3;假设3: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2)程度副词变化法如:某粉末Na2SO3样品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请你通过实验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提出假设:假设1:Na2SO3样品完全没有变质;假设2:Na2SO3样品没有完全变质;假设3:Na2SO3样品完全变质了。3、设计实验提出假设后,就要结合实验的条件,明确反应原理,运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方法技巧:流程图;流程图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现个人思维,理清答题步骤与操作顺序;4、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难度:★★★★★建议用时:20分钟正确率:/151.(2020·潍坊模拟)化学小组探究FeCl3溶液与Na2S溶液的反应产物,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0.1mol·L-1FeCl3溶液的三颈瓶中,滴加一定量0.1mol·L-1Na2S溶液,搅拌,能闻到臭鸡蛋气味,产生沉淀A。★.向盛有0.1mol·L-1Na2S溶液的三颈瓶中,滴加少量0.1mol·L-1FeCl3溶液,搅拌,产生沉淀B。已知:★FeS2为黑色固体,且不溶于水和盐酸。★Ksp(Fe2S3)=1×10-88,Ksp(FeS2)=6.3×10-31,Ksp[Fe(OH)3]=1×10-38,Ksp(FeS)=4×10-19回答下列问题:(1)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同学猜测,沉淀A、B可能为S、硫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一、探究A的成分取沉淀A于小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2)试剂X是________。由此推断A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二、探究B的成分取沉淀B于小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3)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Y,观察到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存在Fe2+,试剂Y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断B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4)请分析★中实验未得到Fe(O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吸收H2S有毒气体(2)二硫化碳FeS、S(3)K3[Fe(CN)6]溶液(或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或生成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2S3(4)由溶度积数据知,Fe2S3的溶解度远小于Fe(OH)3,Fe3+更容易生成Fe2S3沉淀【解析】:(1)实验中产生了臭鸡蛋气味的H2S有毒气体,为避免污染环境,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2)实验现象中分离出淡黄色固体硫,硫的溶解性是易溶于二硫化碳、微溶于酒精、不溶于水;固体加盐酸后溶解闻到臭鸡蛋气味,说明是FeS。(3)亚铁离子和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亚铁离子遇到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Cl3溶液和Na2S溶液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2S3,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S和S的混合物,根据加试剂X得溶液甲、加热无淡黄色固体,以及后续实验和现象,说明无硫单质,故FeCl3溶液和Na2S溶液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2S3。(4)已知Ksp[Fe(OH)3]=10-38,Ksp[Fe2S3]=10-88,可知Fe2S3的溶解度远小于Fe(OH)3,则Fe3+更容易生成Fe2S3沉淀。2.(2020·山东省六地市联考)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为翠绿色晶体,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110★失去结晶水,230★分解。某化学研究小组对K3[Fe(C2O4)3]·3H2O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探究。实验一:探究实验所得的气体产物,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1)实验室常用饱和NH4Cl和饱和NaNO2的混合液在加热条件下制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