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绪论\s\up7()教材概述《物种起源》是奠定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一本重要的著作。作者根据二十余年积累的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了物种起源,即生物界进化的现象。尤其重要的是说明了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即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所起的作用。绪论,亦称导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这篇绪论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及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的看法。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准确、严密,掌握阅读科普类文章的基本技能。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作者选词讲究,善于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首先要解决这些难句的句意理解问题。思路方法从这篇文章的行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达尔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正是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必备的素质和科学家的精神所在。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帮助学生疏通一些疑难词语,引导学生找文章中的关键句,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师生互动,展开讨论,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列出文章结构提要。接着分析达尔文作为一个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1~2课时三维目标1.积累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2.了解绪论的写作体例,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3.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5.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s\up7()第1课时导语设计由题目导入课文。《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屏幕随同显示)“起源”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扬扬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达尔文。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物种起源》的绪论部分。推进新课作家作品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比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出版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2.基础积累(1)字音栖息(qī)轻率(shuài)摘要(zhāi)胚胎(pēi)狭隘(ài)槲寄生(hú)雌雄(cí)提供(gōng)近似(sì)(2)词语解释琐屑:细小而繁多。审慎:周密而谨慎。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探讨:研究讨论。传布:广泛散布。博物: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遗传: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等由上代传给下代。信奉:文中指相信并奉行。归因于:归结原因到(某方面)。渐感不支:渐渐感到(体力或精力)支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