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专题的一个重点内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之前,经济稳定发展、政治稳定、国际关系缓和;之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世界逐步走向战争。这场危机首先爆发在最繁荣的美国,美国面对这次危机所采取的新措施,最后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从全球史观加以考察,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二、学生分析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基础来看,他们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历史素养不足,了解历史容易产生割裂、孤立的片面思维,更易于将历史与现实脱离开来。所以应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理解本课内容的同时,既体会到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价值,又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三、教学目标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影响。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通过系列探究,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培养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关心社会的主体意识。3、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课前通过互联网搜集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资料学习,并在班级博客中看视频《罗斯福新政》。这样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新政及其前后的一些知识,视频的观看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为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2、课始播放罗斯福简介的视频,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罗斯福有很好地了解并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中。3、课堂中,通过相关材料及图片让学生了解新政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影响等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情景,能够深入地学习知识。4、课后到班级博客中观看视频《大国崛起》,将自己的感悟上传到班级博客中。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并对课上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课前预习布置预习内容搜集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资料学习互联网导入以别人的评价及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视频内容的讲授1、了解新政的背景2、根据表格填写:新政的内容。探究新政的特点及实质。3、探讨新政的影响。4、学习罗斯福乐观豁达、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1、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阅读课本内容,逐一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能以史为鉴,学以致用。PPT课件展示史实材料及相关的历史图片课堂训练针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设计基础知识选择题及材料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落实本课的知识。PPT课件展示归纳小结及作业布置1、展示本节课的结构图。2、作业:观看班级博客中的视频《大国崛起》,将自己的感悟上传到班级博客中。1、回顾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2、观看视频,写出感悟,并通过QQ群上传交流。PPT课件展示班级QQ群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课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关于罗斯福新政的相关资料学习,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整节课导入、内容传授、课堂训练、归纳小结及作业布置等学习环节,都是以PPT课件呈现,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历史中的有些事实距离学生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