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目标:1)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各种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种类型,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规律。教学重点:用化合价长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议程式的原则和步骤。教学内容和过程:复习: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2、氧化还原反应类型:(依据氧化剂与还原剂反应方式分为三类)a)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b)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c)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1、配平依据:“三守恒”得失电子守恒、质理守恒、电荷守恒2、配平步骤:1)划好价2)列变化3)求总数4)配系数说明:a)“划好价”:1)C2O4H2CH3COOH2)NaHCaH2NaBH43)BrClBrF34)Fe3O4Pb3O45)Na2S2O3FeS2Na2SXNa2S2O86)Na2O2H2O2BaO27)CrI3K2Cr2O7KCrO38)CuSCu2SCu3P9)KMnO4K2MnO4MnO2MnCl2。b)配平的一般规律:i.“配系数”:用依据“质量守恒”、“电荷守恒”进行观察法。ii.“配系数”:一般从右向左配,有时也会从左向右配如归中反应的配平iii.“求总数”:对集合原子优先配平:如HClCl2Cu3PCuSO4P4H3PO4在计算得失电子最小公倍数前,应先处理好“2、3、4”如:KMnO4+2HCl——KCl+Cl2+MnCl2+H2O对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一般使用先分后合的拆项配平法如:Cl2+NaOH——NaCl+NaClO+H2O2.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常见氧化剂(1)活泼金属单质,如K、Na、Mg、Al等(1)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O3等(2)非金属离子,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如S2-、H2S、SO23、I-、HI、HCl、NH3、CO、H2、Si、C等(2)含较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HNO3、H2SO4、KClO3、KMnO4、MnO2、HClO、NO2等用心爱心专心1物质性质过程反应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失电子还原剂还原性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化合价升高被还原被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具有具有发生发生表象实质本身本身生成生成(3)低价阳离子,如Fe2+、Cu+、Sn2+等金属性较弱的正高价阳离子,如:Fe3+、Cu2+、Ag+、Sn4+某些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Na2O2、H2O23.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1)电子得失法即双线桥法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的结果,在线上标出得失电子的数目。一般失电子的一方写在上面,得电子的一方写在下面,一定要写出得失电子总数。箭头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即氧化剂指向还原产物,还原剂指向氧化产物。4H2O在化学方程式中表示原子或离子间电子转移情况,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但不写得、失。如:3Cu+8HNO3====3Cu(NO3)2+2NO↑+4H2O4.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1)、相等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2)表现性质规律:①某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氧化性。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MnO4、H2SO4、HNO3、FeCl3、F2(无正价)等。②某种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就具有还原性。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而不可再降低。例如:HCl、Na(无负价)、Na2S等。③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者降低。例如:C、S、Fe、SO2等。④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⑤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与CO、CO与CO2、Cl2与HCl、浓H2SO4与SO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性质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强于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强于还原产物。例如:2FeCl3+Cu====2FeCl2+CuCl2,氧化性:Fe3+>Cu2+,还原性:Cu>Fe2+。(4)反应先后规律:用心爱心专心2失3×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2×3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如:3Cu+8HNO3====3Cu(NO3)2+2NO↑+4H2O(还原产物)得电子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失电子氧化反应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