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中历史高考能力提速中国传统文化必明的5大误区(4)1、审题干,抓不住“题眼”,忽略题干中的限制条件1)失误探因不能整体阅读和理解材料,即只关心题目要求答什么,于是忽略了限制性条件和材料意思,造成失误。有的试题限制性条件是隐蔽的,粗心的学生往往只看到最明显的或最后一个限制性条件,忽略了其他限制性条件,导致做错题目。2)纠错蓝本【例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解析]易错选D。原因在于学生审题时只注意了“理论依据”,没有注意限制性条件“荚国独立战争期间”,没有弄懂“这一观点”是什么,于是就选择了最熟悉的西方资产阶级理论三权分立学说。据材料可知托马斯·潘恩批判君主制和君主世袭制;美国是英国的殖民地,发动“独立战争”源于“天赋人权说”,意在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故答案应选C。[答案]C3)走出误区解题时要明确试题结构。一般选择题的题干由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构成。选择项是指要求选择的内容,主体知识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史实或观点),条件限定语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区域等方面的限定。审题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的选择项、主体知识和条件限定语。4)成功应用【例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审题肢,找不出差异,排除法使用不当1)失误探因选择题的审题除审题干外,还要审备选项,因为有些选择题的陷阱就设置在备选项中。但有些同学对审备选项没有给予重视,一看而过,结果因粗心和草率造成失误。2)纠错蓝本【例1】(2012·临沂一模)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从中我们获得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正确信息是()第一时期1872~1894年第二时期1895~1913年商办设厂数53463资本(千元)469790801资本所占比重9.6%41%官办和官商合办设厂数19861资本(千元)1619629469资本所占比重33.1%13%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渐走向消亡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D.一战期间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解析]从表格中可知,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数和资本额在两时期呈增长的趋势,两者资本所占比重,商办是增长,而官办和官商合办则是下降,然而商办企业数远远超出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数。结合时间信息和企业类型,说明当时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答案]A3)走出误区辨析备选项,就是审清备选项中哪些是干扰项。备选项的干扰性主要表现在: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时间不符;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是同类知识,如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经济方面的,但备选项是政治方面的;史实或观点错误,张冠李戴、不符合实际、以偏概全、绝对化;前面正确后面错误;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限制性条件并从多方面比较,确定最佳选项。4)成功应用【例1】.《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经》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材料的共同点是()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D.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3、非选择题审题粗枝大叶,抓不住关键词1)失误探因近几年高考不断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查,对审题能力也有较高要求,非选择题得分率低。文科学生普遍感觉时间不够用,导致审题急于求成,对题目未作仔细分析,盲目作答,对问题解答贪多求稳,抓不住要点,东拉西扯大答一通,缺乏概括总结。2)走出误区审题要注意遵循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