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第2课时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腐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三、作业(1)、“思考和练习”(五)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5、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占。6、可怜焦土:可惜(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这些句子都较一般的文言句更为精练、简洁;语序可随韵律颠倒放置;以四言的骈偶句居多。这都是赋这种文体句式的特点。前两句为因果紧缩复句,3、4句为并列紧缩复句,各句均有省略,3、4、5句语序倒置。(2)抄写翻译第四段。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