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公转运动时间:40分钟分值: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若以地球为中心,可视为太阳沿黄道绕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图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的延伸)1.(2015重庆一模,35)本次月考期间(9月19—20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2015重庆一模,36)太阳处于甲、丙位置时()A.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B.地球公转速度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在P点看北极星高度为70°,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5辽宁沈阳一模,28)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N、135°WB.20°N、0°C.20°S、135°WD.20°S、0°4.(2015辽宁沈阳一模,29)关于P点所示等白昼时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O点方向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B.向O点方向缩小期间,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短C.向A点方向扩大期间,沈阳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向A点方向扩大期间,北半球各地正午物影由长变短下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下面两题。5.(2014长春三模,10)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6.(2014长春三模,11)此日过后2个月内()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下图为以O点为中心的等太阳高度图的一部分。a、b为等太阳高度线,OP为经线圈,P点是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Q点的太阳高度为7°。据此回答下面两题。7.(2014东北三校二模,10)Q点此时的地理坐标是()A.(68°N,70°W)B.(82°N,110°E)C.(68°N,110°E)D.(82°N,70°W)8.(2014东北三校二模,11)若图示半球此日后昼长渐长,则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地中海气候区均处于雨季B.华北农民正忙于播种小麦C.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向北方迁移D.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于剪羊毛二、综合题(共30分)9.(2015河南天一联考二模,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下图示意地球昼夜分布,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C点昼长是;F点正午太阳高度是。(4分)(2)A、B、C、D、E、F六点的自转速度、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和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分别怎样排序?(8分)(3)A、B、D、E、F五点至少需要再过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B点的地方时是月日时。(8分)10.(2014北京海淀高三期中,26)新疆喀什某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于6月10日至8月10日到甲图所示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甲(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已华灯初上,而自己的家乡此时依然天空明亮。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4分)(2)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考察期间,B地(21°N)昼长的变化情况。(3分)(3)同学们在B地(21°N)与当地学生交流时,看到他们记录的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乙图)。据此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3分)乙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一、选择题1.B从图中看太阳位于甲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背景材料提示太阳顺时针运动,此时应在夏至日以后,故本次月考时太阳应位于乙地附近,故选B。2.A太阳位于甲位置时在夏至日以后,地球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位于丙位置时,在冬至日以前,地球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故排除B、C,因为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不同,同一地点日出方位不同,排除D,但太阳直射点都是向南运动,同一地点的昼长变化趋势相同,故选A。3.A根据“在P点看北极星高度为70°”可知,P为70°N,故而可知A为45°E,且地方时为0点,所以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135°W。根据图中信息可知,P(70°N)点开始出现极昼,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值与开始出现极昼纬度数互余,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N,A正确。4.CP点所示等白昼时线向A点方向扩大期间,即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回归线移动,沈阳距离太阳直射点会越来越近,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正确。5.D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正东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