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主备人课时1分管领导验收结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识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典型案例导入(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问题探究1是什么让中华民族一次次跌倒又一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师:每当我们唱响这首歌时,爱国情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课题: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板书课题: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推进新课问题情景1(课件展示字幕)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国,但,只有中华文明走到了今天,其他三大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无数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西方列强几乎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日本几乎奴役了半个中国,但,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重获生机;新中国的成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并不平坦的61年,这61年中,我们医治了战争创伤,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我们振奋过,我们跌倒过,我们迷茫过。61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师: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那么,什么是民族次次站起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生: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问题情景2问题探究2:抗震救灾的视频中,社会各界的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体现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问题探究3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这种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作用?说说它的表现。生1: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华民族先精神呢?【知识拓展】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过渡)师:每个国家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所要谈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呢?板书: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师:在抗震救灾中我们能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问题情景3(课件展示材料)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