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法张红玲导学内容:不进位加法(p12页的例1和1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二中的T1、2)导学分析:通过情景图引出两位数加法计算,对全单元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注意把计算融入观察和摆小棒的过程中。导学目标:1、会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学习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用摆小棒的方法促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3、通过合作研讨总结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导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2、学会两位数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导学难点: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导学准备:课件、小棒、口算卡片。导学过程:一、预学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二年级四个班参加博物馆的情境图从而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2、自主探究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例1情境图),A:你从这幅图上获得了什么信息?B: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C:怎样计算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D:怎样计算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二、互学1、小组交流A和B小题小组內组长安排1人交流,小组内其他人给予肯定、补充。C和D小题重点交流。交流时1人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出判断、矫正例子。小组交流完,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安排好班级展示任务分工,1人交流一个小问题,做好班级展示的准备。2、展示点拨请一小组上前展示,组长上前说:下面由我们小组来和大家交流:师: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预计:生1:口算法:5+2=730+7=37生2:摆小棒法。先摆5根、再摆2根;再摆3捆,3捆就是30根,合起来37根。学生边说边演示。生3:先在计数器上的个位拔5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即7个珠子,个位上7个珠和十位上3个珠子,合起来就是37。学生边说边演示。生4……台上交流完毕后组长问:哪个小组愿意给我们补充?生:补充(质疑)为什么不把30和2加起来,而是要把5和2加起来了?学生在说算法时老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是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揭示课题:竖式(笔算)师:第三个问题被我们成功解决,我们在来解决第4个问题。请你用摆小棒、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样对位。生1:我用用的计数器,先在个位上拨5颗珠子,在到十位上拨3颗珠子,然后在到个位上拨2颗珠子,十位上拨3颗珠子,个位上的5和2合起来就是7,十位上的3合3合起来就是60,60和7合起来就是67。生2:我用的是列竖式的方法,先写35,然后在写32,2和个位上的5对齐,3和十位上的3对齐,2加5得7,30加30得60.(生边说师边放课件)对位上重点闪烁生3:我发现了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字对齐,从个位加起。三、评学1、巩固反馈1、5+23=43+26=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2、当医生诊断。3、课本第9-10页做一做。2、拓展提升完成练习册相应练习。对的给自己画一个红旗,错的改正过来。布置下节课前置学习任务:在列竖式时应注意()。35+28中5加8得13在竖式中该怎样写?板书设计:《不进位加法》说课张红玲《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了原由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