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信访群众力促社会和谐——记浏阳市信访局周瑞明局长有人说:信访部门是“清水衙门”,信访工作是“机关第一难”的工作,信访干部是“最不像官”、“最受气”的“官”。2009年8月,浏阳市委经过深思熟虑一纸任命将周瑞明同志推上了信访局长岗位。两年来,他以立党为公的政治品格,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勤勉有为的敬业精神,在这个要经常“受气”、“忍气”却必须为他人“解气”、“顺气”的岗位上,凭着一身正气、骨气和血气,演绎着信访战线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精彩人生,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重学习抓调研理清思路谋发展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工作,尤其是接待来访工作,更是有很强的原则性。在来访人看来,接待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周瑞明常常告诫信访干部,必须时刻注重学习提升素质。虽然工作繁忙,他总要挤出时间学习信访知识、政策法规。每次主持会议前,他总是先来一段精彩的学习心得,让干部职工深受其益。同时,他还经常组织报告会、讨论会,通过灌输和引导相结合,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教育和活动相结合,影响和带动机关学习、讨论蔚然成风。两年来,他带领信访干部深入基层调研40余次,足迹踏遍了全市所有乡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时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经常深入上访人家中促膝交谈,问寒问暖,倾注了满腔热情。针对调研情况,他先后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30余次,撰写了《如何提高信访部门的影响力》、《浅谈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基本要求》、《信访积案化解的几点思考》等调研文章,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争全省第一、创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围绕“群众满意、工作一流”和“一提高三下降”,创新求变、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到了“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支队伍、理顺一个思路、明确一个目标”。——带班子抓队伍团队实力上台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信访工作亦然。在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上,他提出了“反应敏捷、处事果断,敢于负责、任劳任怨”的16字要求。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组织把我放在这个岗位,是对我的信任,我的工作要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放心”。每当发生集体上访,他总是带头第一个出现在接访一线,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协调各部门妥善处理。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与班子成员沟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两年来,主持召开信访例会80余次,研究讨论信访案例260余件次。确保每一个信访问题的解决方案,都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决策。工作中,班子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他善于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总是放手让班子成员独立主持信访协调会、信访案件督办、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为班子成员以及每位信访干部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锻炼的机会,用充分信任的态度支持每一位信访干部的工作。干部职工遇到工作难题时,他总是积极给予鼓励、帮助、协调。在他的带领下,全市信访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活力明显增强。——抓协调促联处创新方法破难题浏阳经济总量大、人口多、民情较为复杂,一段时期内,信访形势严峻,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总量居高不下。2009年,全市信访总量达2.2万人次,群体性上访高达120余批。为此,他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破解难题。一是发挥联席会议作用。联合各部门、乡镇(街道)开展了一系列积案化解活动,列入集中整治的300多件疑难重点信访问题办结率达98%,特别是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环保问题、拆迁安置等系列积案的处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扭转了集体访、非正常上访、重复上访攀升的局面,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去年国庆60周年和今年“两会”浏阳零登记进京上访的好成绩。二是夯实信访工作网络。强化市、乡(镇)、村、组四级信访信息网络建设,全市87个市直单位和37个乡镇(街道)都设有信访办,配备了信访专干,401个村(社区)都设有调解员。市委、市政府将信访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绩效考核范畴,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层层有责任、人人有任务、逐级抓落实的“大信访”、“大稳控”工作格局。三是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