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41讲三民主义知识框架即时巩固的入场劵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2.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复习建议:1.深入理解和领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备对选择题做出正确判断2.联系政治史部分辛亥革命的内容,加强材料解析题的训练3.联系历史人物评说部分有关孙中山的内容,全面掌握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并予以客观评价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三民主义1.背景政治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改良方案屡屡碰壁经济①____________发展阶级关系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政治舞台思想基础西方②____________进一步传播组织准备1905年③________成立个人因素④________在同盟会纲领的基础上概括提出2.主要内容纲领驱除鞑虏,⑤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三民主义⑧__________民权主义⑨______内涵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⑩__________推翻⑪______,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核定地价,涨价归公革命名称民族革命⑫________⑬______相互关系⑭________⑮________补充和发展3.历史作用及局限性作用局限(1)是比较完整的⑯________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⑰______和⑱________的共同愿望(2)是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推动了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⑲____________,颁布了⑳________,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____口号,也没有彻底的○____________巧学识记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个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两个阶段: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三个革命:民族革命(前提)、政治革命(核心)、社会革命(补充)。四大成果: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兴起国民大革命。五大转变:由从医救民到政治救国;由和平改良到暴力革命;由集中推翻清政府到全面反帝反封建;由依靠军阀到建立革命武装;由资产阶级独立奋斗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点题训练1】如图为1912年的“共和四杰”火柴商标图案,是为纪念民国共和曙光初显而作,商人之所以印制这枚火花,是由于当时的“共和四杰”()A.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B.领导武昌起义取得胜利C.推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团结合作建设中华民国考点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政治打倒○____除○____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阶级关系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思想基础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外部条件○________和中共的帮助组织因素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2.内容和作用名称内容作用民族主义中国民族○__________,中国境内各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____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________,耕者有其田,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是国共两党合作的○______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点题训练2】“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己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晚年为了继续完成“民族革命”()A.提出了三民主义B.倡导了三大政策C.领导了辛亥革命D.主张“平均地权”要点比较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内容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反满到民族平等。反帝联俄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主张。联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典例训练】如图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题写的训词。孙中山当时主张()A.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B.加快北伐战争的进程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史料研读通向成功的试金石史料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