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第10课 孟子 二章(教案)长春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第10课 孟子 二章(教案)长春版_第1页
1/8
八年级语文下:第10课 孟子 二章(教案)长春版_第2页
2/8
八年级语文下:第10课 孟子 二章(教案)长春版_第3页
3/8
十《孟子》二章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散文雄辩、善辩的风格。2.学习两篇短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及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3.深刻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用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严密的论证过程。[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难点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甚至死亡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中主观努力对于成才的积极影响。课时安排4课时。[来源:学科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来源:学.科.网Z.X.X.K](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导入新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出自《孟子·告子下》,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现在的标题是编者加的,请同学们思考,原题与现在的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学生探究讨论。明确:原题《舜发于畎亩之中》,用文章首句做标题,只是列举了一个历史典型事例,不能明确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化用文章经典词句,明确本文中心论点,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艰苦奋斗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眉目”,以论点为题,观点鲜明而突出。二、诵读课文,并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如读第2自然段:“……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为重读)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来源:学,科,网Z,X,X,K](1)近义词辨析:“发”“举”的意义解释有何异同?借以理解舜的事例与其他五位贤臣的异同。(2)同音词:“士”与“市”的词义区别,借以理解管夷吾的事例与百里奚的异同。(3)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借以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经历艰苦磨炼的益处。(4)通假字:“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梗塞,不顺;“拂”,通“弼”,辅佐。(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归类积累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如,古今异义词:“法家”“敌国”“出”“入”等;一词多义:“过”“作”“益”等。)(5)对偶句与排比句。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义明确,语气连贯。三、课堂巩固练习。1.文学常识与实词词义用法(随机)。2.经典语句的现代汉语翻译。四、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辅助材料,讲述历史上六位名人“逆境出人才的故事”,帮助理解文章列举的事例材料,强化诵读。五、课堂小结。孟子散文雄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准上,更表现为论证严密,论证方法的精当上,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并学习后一种艺术特色。六、布置作业。1.体会本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及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2.背诵默写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复习检测。背诵文中的排比句和对比句、对偶句,品味本文说理的磅礴气势和文采。二、双向(生生间、师生间)探究。1.学生质疑、学生间探讨释疑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点拨。2.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长于说理。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在文章结尾处水到渠成地归纳推理出来。[来源:学科网ZXXK](3)开篇列举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用意?文章开始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列举历史事实,说明无论是作为名君的舜,还是作为贤臣的管夷吾等五人,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事例论证。)(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谁?从造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人客观上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的磨炼成才的?指上文列举的历史上的六位名人。从思想、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第10课 孟子 二章(教案)长春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慧源书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