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6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6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6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案答谢中书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赏析不同角度的山川之美,并能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景象。3.能品味文章某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乱”“竞”等字。4.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重点:理解背诵课文。难点:体会作品意境,赏析文章写法。【课堂导入】高山大岳,千流百川,华夏处处神奇如画,秀美宜人。历来文人面对这大好山水作了许多优美绝伦的描述。汉魏文人陶弘景的这篇不足百字的文章亦是其中精品,尽叙江南山水之美,清丽自然,宛如一幅明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读来脍炙人口,请大家一起品味。【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也就是陪太子读书,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山水小品: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这篇课文是骈体文,举世整齐音韵和谐,反复朗读,领会其意,感受其美。2.同桌交流,疏通文意,提出问题解决不了的记下来。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解释加点字,翻译重点句。交辉:辉映。歇:消散。夕阳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与:参与,这里指欣赏。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达成背诵。三、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如何体现山水之美。明确: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2.在文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非某一地之景色,而是江南之山水的共美,作者对山水的一般性而又有自己独特感受的体验。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四、结语我们学习这样精美的小品文,又将我们带入江南清丽的山水美景之中,百读不厌,余韵萦绕,大家要多积累这样的美文美句。下课。【板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写景:四季常景:仰视——高峰入云俯瞰——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日变景: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抒怀:——欲界之仙都,欢乐愉悦,悠然自得【反思】这篇课文短小易懂,注意让学生多背诵感受文章的妙处,不必花过多时间在理解翻译上。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想象,体会文章中风景之妙,锻炼思维陶冶情操。【作业】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2.学习本文叙事、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