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荟萃》1999年第14卷第13期胰心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261300)刘建军我院自1993至1998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AP)73例,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并经B超与心电图(ECG)检查,确诊20例为胰心综合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9~71岁。全部病例均为AP患者,其中水肿型15例,出血坏死型5例,既往无心脏病史和高血压病史,并排除胆心综合征。1.2心脏表现心悸、心慌14例,胸痛6例,心衰1例,心率>100次/分者8例,<60次/分者3例,体检发现频发早搏4例。1.3ECG表现20例共有异常ECG45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1例次,窦性心动过缓3例次,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次,过早搏动9例次,其中频发室性早搏4例次,频发房性早搏2例次,Q—T间期延长5例次,ST段下移T波倒置13例次,异常Q波5例次,类似急性心肌梗塞CAMI)ECGl例。1.4实验室检查①血清电解质:5例低血钾,1例高血钾,8例低血钙,2例血钙血钾均降低;②血、尿和/或腹腔渗液淀粉酶均不同程度升高。⑧血清心肌酶:对ECG酷似AMI或有异常Q波患者,检查血清肌酸肌酶、乳酸脱氢酶和同功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正常。1.5治疗与预后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与支持。纠正低血容量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生素等内科综合治疗。2例出血坏死型患者内科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术后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l例好转。预后:20例中16例治愈,2例好转,2例死亡。2讨论胰心综合征是胰腺炎引起的心脏功能性紊乱,可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心律失常、心衰,甚至室颤或心跳骤停,而心脏本身·605·无原发性损害[】。]。胰腺炎是其原发病,类似心绞痛发作的症状与体征是其继发症。胰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可能为:①胰腺释放的心肌抑制因子可直接损害心肌;②胰酶如胰淀粉酶对心肌的直接作用或引起心膜外脂肪坏死;③剧烈腹痛可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④呕吐和胃肠减压等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而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⑤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钙[1’3:。据文献报道[4‘5j,本综合征发生率高达48.6%~60.7%。本组为27.4%,以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和心肌缺血多见。因患者常有剧痛及部分ECG酷似AMI改变,故而常误诊为AMI,因此本综合征的诊断及与AMI鉴别诊断尤为重要,诊断时应注意以下特点:①胰心综合征发生于AP基础上,心脏表现多样化;②心前区疼痛时间较长,硝酸甘油类药治疗无效;③恶心、呕吐明显,腹部有阳性体征;④ECG虽可出现异常Q波和酷似AMI图形,但多无AMI的特征性和动态变化;⑤血清淀粉酶增高而心肌酶等一般正常;⑥随AP好转,心脏症状及异常ECG逐渐明显改善或消失。胰心综合征的处理:应在早期积极综合治疗原发病AP的基础上,进行心电监护。应用营养心肌的药物,防治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钙和高血钾。参考文献王成友,等.安徽医学,1989,lO(1):12刘文钦,等.医师进修杂志,1994,17C7):32周吉民.实用内科杂志,1990,lO(7):340王纯正.实用内科杂志,1990,10(7):347孙广辉,等.心电学杂志,1991,10(2):86低T3综合征四川+i'lm/鳓lA民医院(624000)谷运麒宋福莲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虽然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表现,却有明显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其规律性表现为:血清T。和游离T。(FT。)浓度降低,反T。(rT3)浓度升高,T。/rT。比值降低,血清总T。浓度多数正常,少数危重患者T。浓度也降低,血清游离T。(FT。)浓度正常或偏高,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基本正常,仅少数患者轻度升高,称为低T。综合征。1原因1.1药物合成代谢类固醇和糖皮质激素,L一门冬酰酶、水杨酸、苯妥英钠、酰胺眯嗪、邻对二氯苯二氯乙烷、利福平、L—T。、黄碱素、心得安、乙胺碘肤酮、口服含碘造影剂、丙基硫氧嘧啶等‘1·“。1.2非甲状腺疾病急慢性呼吸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塞、肝炎及肝硬变、慢性肾衰、未控制性糖尿病、Cushing综合征、脑卒中、神经性厌食、恶性肿瘤、皮肤病、外伤、大面积烧伤、外科手术及麻醉、急性发热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等疾病[2-4]。1.3生理因素胎儿和新生儿[3’5’8]。2机制2.1T。在甲状腺外组织的脱碘代谢及变化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