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规律定义: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辞海》中西医结合规律的认识中医与西医的本质联系和关系,还要研究和认识中西医结合与人类社会发展(中西医结合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发展(中西医结合也属于文化现象)、科学发展(医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或科学范畴)的本质联系和关系,从而认识中西医结合的发生、发展规律。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一、历史背景(一)西方医学现代西医经历过很长远的传统:草药、冶金术等,基本上与中国的远古传统非常相似。解剖学,随着生理和病理学的发展,把西医学完全改观。今天,除了医史学家,再没有人记得远古的西医传统,其实完全与中医,或者其他古医学没有两样。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现代西方医学源头,可追溯到16-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人德列亚斯.维萨留斯的人体解剖学、17世纪英人威廉.哈维的人体血液循环生理学。2世纪罗马时期的盖伦在中世纪以至文艺复兴时期,盖伦医学有近乎定于一尊的权威。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这些现代医学学科的清晰划分,大都由他确立。主导了往下1000多年的医家思维。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生卒年代约相当于中国战国时期,稍先于中医学的奠基经典<黄帝内经>.希氏体液学说:认为健康平衡状态是基于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内在调和平衡而取得的,失衡则得病。他认为生命之气(灵气)是由左心室与动脉装载及输送,血液则“生于肝”,进入右心室后得到温煦,再右静脉分布全身。----气、血的概念(希氏气血理论)他把四种体液与“火、水、空气、土”万物四元素的哲学思想相结合,在治疗上追求“燥、湿、寒、热”的平衡。---希氏思辨学希波克拉底誓言,为每一个医学生步入医师所宣的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文白话译文: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并作为终身的职业。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如果我能严格遵守上面誓言时,请求神祗让我的生命与医术得到无上光荣;如果我违背誓言,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科学迸发的纪元十六七世纪是自然科学迸发的纪元。牛顿、伽利略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伽利略不是医学家,但他的精准发明为西方医学开辟了全新的研究视野。1610年设计出第一部可应用于研究的显微镜。显微镜的应用把医学的基础从人体解剖移往细胞微观生理与病理的层次。20世纪: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基因研究的世界。-----西方医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新知识结合迸发出巨大能量,快速发展。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西方医学发展的主流,是逐步剥落古典医学的哲学思辨部分,转而以“实证精神”“实验精神”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现代医学,它追求的是客观证据严谨的逻辑,信服的是精密的方法。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西医:远古:解剖+哲学思辨→解剖、生理病理→更加微观层次上的分析。-----证据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一、历史背景(二)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组织而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以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脏象学说古作藏象。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器官。象:是外来的表现。两层意思:一是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是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第二节中西医结合宏观规律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时期标志:四大经典(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