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过程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分析细胞呼吸和有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过程的不同,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2.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控制和检测实验变量。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2.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3.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实施方案,观察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知识导图新知预习·双基夯实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二、有氧呼吸┃┃活学巧练__■(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必须保证酵母菌是新鲜的、有活性的。(√)(2)只检测有无CO2产生即可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3)根据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可以确定CO2产生量的多少。(√)(4)酒精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灰绿色。(×)(5)有氧呼吸的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内。(×)(6)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所需要的酶是相同的。(×)(7)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可产生ATP,但第三阶段产生的最多。(√)(8)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9)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既消耗水又产生水。(×)(10)需氧型细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思考:1.利用课本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能量释放的多少?提示:在A、B瓶增加温度计,加入等量的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等,相同条件下观察比较温度计刻度上升情况。2.酿酒业常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发酵池往往封入一部分空气,为什么?提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获得大量菌种,把氧气耗尽,然后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消耗发生在哪个阶段?提示: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二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是在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形成水。4.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从何而来?提示: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来自葡萄糖,O来自葡萄糖和水。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来自氧气。学霸记忆·素养积累重点呈现1.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3.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课内探究·名师点睛知识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存,有氧呼吸产生H2O和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2)呼吸产物——CO2和酒精的检测①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且混浊程度与CO2产量有关;②蓝色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绿再变黄,且变黄时间长短与CO2产量有关;③橙色重铬酸钾溶液――→变灰绿色。2.探究过程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实验现象↓3.实验分析及拓展(1)实验分析①通入甲中A瓶的空气需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保证进入A瓶的气体中不含有CO2,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CO2完全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②乙中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完全是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2)不同材料呼吸实验的设计①若探究种子呼吸状况则不必遮光,但需“死种子”作对照。②若探究“植株或幼苗”呼吸状况,应进行遮光处理,以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同时可设置同种状况但杀死的植株或幼苗作对照。知识贴士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是因为它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而人体中的某些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短暂的进行无氧呼吸,但人只能是需氧型生物,所以生物异化作用类型的区分,不是以能否进行有氧、无氧呼吸为依据的,而是以在有氧或无氧的条件下能否正常生存为依据的。┃┃典例剖析__■典例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正确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