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科学测量: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目标]1.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量光的波长.2.学习测量微小距离的方法.一、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与两缝之间的距离d相比,每个狭缝都很窄,宽度可以忽略.两缝S1、S2的连线的中垂线与屏的交点为P0,双缝到屏的距离OP0=l.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Δy=λ.已知双缝间距d,再测出双缝到屏的距离l和条纹间距Δy,就可以求得光波的波长.二、实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包括:光具座、光源、滤光片、单缝屏、双缝屏、遮光筒、光屏及测量头,其中测量头又包括:分划板、目镜、手轮等)、学生电源、导线、米尺.三、实验步骤(1)将光源、遮光筒、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2)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3)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4)安装双缝和单缝,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双缝与单缝的缝平行,两者间距5~10cm,这时可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5)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四、数据处理(1)安装测量头,调节至可清晰观察到干涉条纹.(2)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手轮上的读数a1,将该条纹记为第1条亮纹;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移动至另一亮条纹的中央,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a2,将该条纹记为第n条亮纹,则相邻两亮条纹间距Δy=.(3)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d是已知的).(4)重复测量、计算,求出波长的平均值.五、误差分析(1)光波的波长很小,Δy、l的测量对波长λ的影响很大.(2)在测量l时,一般用毫米刻度尺;而测Δy时,用千分尺且采用“累积法”.(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六、注意事项(1)双缝干涉仪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应轻拿轻放,不要随便拆解遮光筒、测量头等元件.(2)滤光片、单缝、双缝、目镜等如有灰尘,应用擦镜纸轻轻擦去.(3)安装时,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双缝平行且竖直,间距大约5~10cm.(4)调节的基本依据:照在像屏上的光很弱.主要原因是灯丝与单缝、双缝、测量头与遮光筒不共轴线所致.干涉条纹不清晰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单缝与双缝不平行.(5)测量头在使用时应使中心刻度线对应着亮(暗)条纹的中心.(6)光源灯丝最好为线状灯丝,并与单缝平行靠近.【例1】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_______、A.(2)本实验所用的滤光片应选用________色滤光片,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3)本实验的步骤有: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②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③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暗)条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和________.[解析](1)滤光片E是从白光中选出单色红光,单缝屏是获取线光源,双缝屏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毛玻璃屏上,所以排列顺序为:C、E、D、B、A.(2)红色滤光片能透过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应选用红色滤光片.根据实验原理,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双缝到屏的距离和n条亮(暗)条纹的距离.(3)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且单缝、双缝距离为5~10cm;要使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答案](1)E、D、B(2)红双缝到屏的距离n条亮(暗)条纹的距离(3)单缝和双缝间距为5~10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例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所有器材按要求安装在如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已知实验中选用缝间距d=0.2mm的双缝,像屏与双缝之间的距离l=0.7m.图1(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用某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如图2所示的干涉图样,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的游标卡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