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与环境第二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一、学习目标:1、了解目前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2、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4、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6、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二、知识结构:一、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1.2.3.4.5.6.7.生物多样性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和,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含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说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保护。(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价值:目前尚不知道2.价值:对生态系统其调节功能3.价值(潮间带的鱼类、贝类、甲壳类等可供食用、药用和用做工业原料等)。(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以建立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生态环境(如江河源头、滨海、滩涂、湿地、荒漠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如森林、灌丛、草原、稀树草原、草甸等)、野生生物物种等,在具体地段划定范围保护起来,禁伐、禁牧、禁猎。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2)保护迁地保护就是通过人工的办法,将要保护的野生物种的部分种群迁移到适当的地方,以人工管理和繁殖,使其种群不仅可以繁衍延续,而且不断扩大。(其主要方法是建立动物园、植物园与树木园或基因库。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个体数量达5.4×105头。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3)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主题每层次相关的内容基因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是遗传多样性之源物种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库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和发展,物种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的多样性,由物种的多样性组成。保护生态系统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1三、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基本知识一、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1.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恶化的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使之达到动态平衡:通过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相互作用,达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的相对稳定。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⑵生态失调的原因——外来干扰因素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的。⑶生态失调的实例——DDT污染的生物效应污染物排放到江河湖海使鱼3.引起环境污染生物效应的原因类受害,甚至灭绝致癌物污染使发病率升高等4.关注环境污染生物效应的重要性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遗传(基因)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内容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直接价值——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间接价值——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等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对资源不合理的利用4.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原因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人口增长过快侵占过多空间等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法制三、典型例题例1(2004年高考上海·22)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摊捞黄泥螺的量为()A.3000吨B.1650吨C.1500吨D.不超过300吨析与解种群数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种内斗争加剧,如果达到K值,就会停止增长。在本题中得知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占原有数量的10%,说明该种群还在增长,没有达到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