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课标考点】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重点掌握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长征、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解析考点】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形成的标志及结果(1)背景:①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②孙中山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2)标志: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3)结果:1927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2.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及历史意义(1)建立过程:①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发动南昌起义。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②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2)历史意义:井冈山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策略由此发生了转变。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主要过程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及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1935年,红军到达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此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1936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来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用心爱心专心命根据地。4.抗战胜利前后,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斗争(1)1945年4月至6月,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七大”,为中国指出了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的光明的前途。(2)1945年5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六大”,为中国制定了专制、内战和一党独裁的黑暗的命运。(3)1945年8月,毛泽东与周恩来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4)1946年1月,中国各党派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结束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制,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5.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经过(1)国民党全面进攻:1946年6月底,蒋介石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进行反击。(2)国民党重点进攻:全面进攻失败后,蒋发动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的进攻。中国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3)共产党的战略进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4)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了整个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5)最终胜利: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考点释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