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饲养试验方法及设计一、概述饲养试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饲养试验系指在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接近生产实际条件下所进行的研究,也称科学经济试验。在这类试验中,通常是在控制饲养环境条件下,通过给予动物已知养分含量的日粮或饲料,测定某些生产性能,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确定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和或者比较不同日粮或饲料的优劣和鉴定动物的生产性能;广义的饲养试验包括接近生产条件的消化试验、物质与能量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以及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探讨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规律以及对动物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在畜禽营养与饲料研究的各个领域,狭义的饲养试验的结果反映畜禽对日粮或饲料的综合影响,但为阐明事物的内存规律,还需要辅之以各种广义的饲养试验,两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饲养试验名目繁多,但所有饲养试验的基本原理都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再通过统计推断和技术判断得出结论。因此,试验设计科学合理便成为试验成败的关键。无疑,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等也至关重要环节。二、饲养试验的基本原则一般饲养试验的程序是:立题、查阅文献、拟定开题报告、论证、拟定实施方案、规范记录表格、统计分析、阶段试验小结、总结试验报告等。饲养试验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动物对试验日粮的反应程度,但即使在同样条件下的重复试验,其结果亦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试验设计时,合理配置因素和水平,是减免试验误差,尤其是试验因素以外的系统误差的重要措施。(一)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1试验的代表性试验材料(包括动物)应能代表总体(群体)水平,试验条件不仅力求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同时还应考虑小试扩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反映将来推广试验结果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饲料状况和管理水平等,以便在具体条件下应用。既要代表目前条件,同时还要看到某些技术将被采用的可能性。2试验的正确性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两个方面。准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是否接近于真值。由于真值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只能用样本的统计数来推断。精确性是指试验误差的大小,可用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衡量。试验误差首先是试验材料本身固有的差异造成的变异,其次是由于在试验环境条件和操作过程中造成的误差。因此,准确性不等于精确性,但要获得高的准确性,必须首先提高精确性。用降低误差的办法,诸如增加重复、随机化、配对比较、区组设计等等,即可提高试验的精确性。3试验的重演性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相同的试验能否获得类似的结果,对于推广试验结果至关重要。为保证重演性,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检查各种设施、条件,遵守操作规程,详细观察,准确记录,仔细核对,认真分析,对可疑数据进行必要的重复验证,以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4试验动物的均匀性主要包括遗传背景、年龄、性别、胎次、体重、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等。应使这些条件尽量相同或相近。25排除干扰因素要有一定的预饲期。分期试验应合理设置间隔时期,实验日粮的内在质量应符合试验设计的要求后延效应的影响。(二)试验设计的原则试验设计的作用主要是估测处理效应,控制和估计试验误差,以便合理地统计分析,作出正确推断。一般只要把试验准备工作做得精细一些,由于试验动物、饲料种类、饲养管理条件所引起的系统误差,比较容易克服。而由个体特性不同、舍内小气候不一致、管理上的微小差异随机性所引起的偶然误差(统计分析中称试验误差)是难以完全消除的。为了尽量减少这类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在试验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重复同一处理设置的试验单位数称为重复。一个试验单位的动物数可以是一头(只)动物,也可以是多头。重复增加,每重复内的头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减少重复应相应增加每重复的头数。重复的最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如果一批处理只有一个观察值,便无从求得差异,也就无法估计误差。误差的大小与重复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故重复越多误差越小。但增加重复需较多的动物头数,由动物来源、环境和管理等不一致造成的误差反而会更大。为了避免这一点,需要在局部控制条件下进行重复。据经验和统计学依据,误差自由度以6-12为宜。2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