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一、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1.城市政权:当时的意大利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其临地中海,是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所以它的城市最为发达。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政治上形成了相当强大的城市国家(城邦),其中相当有名的是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等。12、13世纪时这些城市逐渐占领周围地区,建立起相当广大的统治范围,成为城市国家。其政权形式则受罗马传统及公社的影响,采取共和制,为选举产生的市议会等所掌握。起初,把持共和国统治权的是一些富裕商人和转向工商业活动的贵族,他们共同组成城市贵族集团,但这个集团无法阻止别的家族同样获得财富并在政治上强大起来,到13世纪,后起的由一些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组成的新的富裕市民阶层夺取许多城市的政权,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到14、15世纪,在许多城邦中开始流行独裁制度。城邦的独裁者与旧的封建君主不同,他们的统治不是基于血缘和传统地位之上,没有任何神圣色彩,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的新兴人物,较少受封建传统束缚,比较注意保护本城市的工商业发展,也不完全扼杀一定程度上的市民自由和压制私生活中的不同旨趣。2.社会生活经济的发展,财富的迅速流动,城市政权的多次更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为巨额财富所包围的上层市民沉迷于奢侈的生活与世俗享乐之中,剩余资本使城市政府、经济团体、特别是一些有权势的个人得以赞助学者、诗人和艺术家,使之美化和丰富公共和私人的生活,增加城市、商号和个人的声望。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城市中不仅形成了比较开放自由的文化气氛,而且产生了欧洲中世纪以来最早的世俗知识分子阶层,专门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这个阶层的思想感情基本上是上层市民的,他们中有许多人本身就是资产阶级成员。但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又有一定程度上独特的趣味和追求,因而往往能够超出资产阶级纯粹对利润和实用价值的关心,而对真知和美有所向往。城邦独裁统治者的宫廷对意大利社会风气和文化发展也起了一种独特的影响。在这些宫廷中,要比一般市民社会中更讲究文明的礼仪、优雅的风度,以及各种文化修养。朝臣们可以不是贵族,但必须受过良好教育,风度翩翩,趣味不凡。与此相应,一方面,对文化教养的追求和世俗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推动;另一方面,也为普通市民中有才能的人得到较高社会地位打开了一扇大门。如此生气勃勃的意大利城市社会生活中与中世纪长期居支配地位的种种价值观是相矛盾的。在这样一个富裕、多变、更加讲求实际的社会中,大商人、银行家、独裁者以及文人和艺术家远比中世纪城市中的小市民或封建贵族更公开地、理直气壮地追求人间利益和世俗乐趣,这与教会宣场的禁欲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活跃的城市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种新事物和新兴趣,也大大冲淡了他们对来世、对灵魂的关心。随着事业上的成功与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日益增加。与此相应,中世纪消极、保守、重传统、宗教色彩很浓的精神生活方式也开始为一种积极、自由、较重理性,带有更强世俗性的精神生活方式所取代,一场新思想文化运动在这种历史背景中产生了。——摘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马克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二、如何正确认识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与宗教的关系意大利人文主义者与宗教之间不是简单的对抗关系,与人文主义者尖锐批评教会同样明显的事实是:人文主义者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同教会划清界限,反过来,教会也没有视人文主义者为自己的敌人,反而出现了不少人文主义教皇。因此,不能笼统地、简单地强调人文主义的反宗教性,而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文主义宗教观念的复杂性。人文主义者虽然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专心爱心用心1统治,但都以宗教信仰为前提,而且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组织。1.首先,尽管人文主义者在宗教批评上具有一致性,但每个人对宗教的认识是有差别的,而且每个人进行宗教批评的着重点都不一样。人文主义者无论在人员构成、思想体系和行动中都没有形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2.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批评始终固守着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那就是人文主义者从来没有达到否认宗教和教会的地步,也就是说,他们所做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