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1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本节课(第二课时)主要结合课标第二个要求,学习明治维新的措施。引导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过程和措施,尤其是政治改革,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是学习重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与英法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德意的统一战争不同,它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帮助学生理解近代化道路是多样的,应该结合国情选择近代化道路,从而加深理解中国走革命和改革相结合道路的原因。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选修历史的学生,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学习,了解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有必修一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课后“知识链接”---“日本的宪法考察”,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必修三20课《西学东渐》中的“维新思潮”,基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分析有了比较系统的方法,具备一定能力。通过改革史的培养学生全面、深入探究问题。面对新时期新课标的新要求,教师的思想理念要有新的转变,这个“新”字,不仅是课堂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如何开拓新的解题思路,使之更贴近课堂、走近学生、更注重历史、实事求是。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3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明治维新的过程和措施,尤其是政治改革,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是学习重点。通过改革措施总结改革特点,探究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是本课难点。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图片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出位于日本鹿儿岛的明治维新博物馆,学生一定想知道这是哪里,简单介绍一下,进入学习。由此导入,学生兴味盎然。活动2【讲授】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1、政治措施2、经济措施3、文明开化4、军事改革5、明治维新措施的总结6、明治维新措施体现的特点7、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活动3【活动】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师:展示图片,引入情境展示图片,讲述小故事,设计问题生:总结措施,黑板展示日本近代天皇体制示意图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经济改革措施出示材料,通过题目加深对殖产兴业的理解生:阅读史料,同桌交流并展示日本在十九世纪70和80年代采取的不同手段殖产兴业,并分析原因,生:观看东京银座热闹场面,仿照欧洲风格的建筑,小学教师教授学生数学师:展示日本当时社会的流行语启发学生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提出自己对教育重要性的感悟、评价和见解,以及日本对我国科教兴国的启示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军事改革生:总结改革措施,认识日本军事发展是双刃剑师:表格展示内容,推荐书目《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使学生了解更多改革措施引导学生通过内容总结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开启近代化生:同桌交流总结明治维新前后变化并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改革特点并展示归纳近代化道路的种类并且分析近代化道路活动4【测试】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评测练习1.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2.“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3.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