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高中15届高一生物预学案14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_______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统称为。2.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2酶分子数:Fe3+数=25万:1(2)实验过程和现象:试管编号1234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高温或Fe3+或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都可分解成水和氧气第一步每支试管分别加入2mL3%的H2O2溶液第二步90℃热水浴用滴管加2滴3.5%FeCl3溶液用滴管加2滴质量分数为20%肝脏研磨液观察观察气泡冒出情况,并记录现象无较多较多很多将点燃的卫生香放在液面上没变化火头变亮火头变亮复燃原因没有生成氧气生成了少量氧气生成了少量氧气生成了大量氧气结论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更显著(3)分析:1号和2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的分解速率1号和3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的分解速率1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能促进H2O2的分解速率3号和4号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个不同的因素。实验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4)注意:①为什么要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②滴入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时,能否共用一支吸管?为什么?(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残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判断)(5)控制变量:①变量: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称为变量。自变量:该实验要研究的变量,即在实验中的量;因变量: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其他因素以本实验为例分析变量:教学重点:1、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学习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列2种即可)②对照实验的设计:什么是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实验组: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以本实验为例分析:________试管为对照组;________试管为实验组。3.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3)意义:使细胞代谢在___________条件下快速进行二、酶的本质1、酶的定义:酶是______产生的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物;2、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________,少数是__________。(二)酶的特性一、高效性二、专一性1.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化学反应。2.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三、酶的作用条件的温和性1.酶活性(1)概念:酶对化学反应的。(2)主要影响因素:和。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最适温度: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高时所对应的温度为。温度偏高或偏低均会使酶活性。3.pH对酶活性的影响:最适pH: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高时所对应的pH为。pH偏高或偏低均会使酶活性。4.注意: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时酶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可恢复活性。四、酶催化特性的实验设计1.高效性(1)思路①实验组:底物+酶→(检测)底物分解速度(或产物形成速度)②对照组:底物+无机催化剂→(检测)底物分解速度(或产物形成速度)。(2)变量分析①自变量:催化剂的类型,②因变量:底物分解速度或产物形成速度③无关变量:试剂的量、反应温度、pH等。(3)实例:比较Fe3+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2.专一性(1)思路(如右图)(2)变量分析①自变量:不同底物或酶液;②因变量:底物是否被分解或有无产物形成;③无关变量:试剂的量、反应温度、pH等。(3)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