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关汉卿曲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元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知道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曲中所包含的丰富而复杂的感情。3.反复诵读,感受关汉卿曲“本色”的特点。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借助注释,正音正义的基础上,通过圈划、反复品读曲中具体语句,感受诗人顽强、乐观、幽默的性格,感受曲中“离别相思”的氛围,2.诗人如何表现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理解作者直抒胸臆表达思念,以景衬情,加深缠绵愁思的方法。教学过程学习《一枝花·不伏老》一、导入新课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则以“曲”为傲。大家熟悉的《窦娥冤》就是元曲的代表作品;作者关汉卿不仅是元杂剧大家,也创作了许多的散曲作品。二、诵读散曲、初步感知1.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诵读的要求:借助注释、手中的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在书上做好标记。2.思考:作者在曲中把自己比作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铜豌豆”;表现了顽强、幽默的性格。三、再读散曲、自主探究1.面对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统治“书会才人”并没有向黑暗势力妥协,圈划曲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关汉卿的斗争精神?圈划:“你便是落了我牙……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里用夸张放诞的语言,向社会、向世俗的偏见挑战,表示了要坚持走自己的生活道路的坚强决心。2.品读语言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现自己信念的坚定?排比句、加衬字,使诗句更加口语化;形成了自己的辛辣恣肆而又诙谐滑稽的风格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诵读,并摘录名句,做好积累。2.自读《四块玉·别情》。学习《四块玉·别情》一、导入新课关汉卿的套曲有豪爽淋漓之慨,我们读了《一枝花·不伏老》。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他最著名的小令作品《四块玉·别情》,看看是不是有别样的味道。二、预习检测:用一句话来概括散曲的内容别情——描写离情别绪三、诵读散曲、初步感知1.听录音朗读,感知此曲的情感基调。2.请同学运用多种诵读方法,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把握情感基调:伤感、忧愁四、深入研读1.“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该女子怎样的情感?作者如何来表现该女子的情感的?借女子之口,直抒胸臆,从别后说起,点明送别情人之后难以割舍的心境。以“一点”与“几时”对举,表现了女子爱她的情人爱得深挚、爱得真切,爱得缠绵。2.“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飞絮的杨花(一语双关);感伤凄迷的氛围;以景衬情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从套曲〈不伏老〉看关汉卿的“为人之气”与“为文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