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遥感技术的发展和遥感的类型。2.举例说明遥感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一、遥感技术1.遥感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遥感(Remotesensing,简称RS)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2)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而且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3)特点:现代遥感技术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2.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1)系统组成: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2)分类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遥感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根据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测目标发射电磁波,遥感可分为主动式遥感与被动式遥感。按照电磁波的波谱范围,遥感可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按照应用领域或专题,遥感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3.航天遥感、航空遥感与近地遥感的比较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运载工具及遥感平台高度地球资源、海洋、气象等专题卫星,以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距地面600~25000米距地面几十米以内主要优点及应用范围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等机动性强,可以根据研究主题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主要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高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判断1.在航天遥感中,卫星轨道越高,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2.近地遥感主要用于中低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3.遥感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和定位。(×)4.地物反射波谱特征是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二、遥感与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1.遥感与资源普查(1)勘探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2)调查生物资源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服务。2.遥感与环境灾害监测(2)洪涝灾害的监测①优点:实时和准确地收集洪水分析资料。②作用:为抗洪救灾和减灾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思考如何理解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答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遥感能够精确地观测到距离更遥远、范围更广阔的事物。(2)遥感能够更及时、更持久地监测事物的发展变化。(3)遥感能观察到可见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探究点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阅读材料及教材P91~92遥感与资源普查内容,探究下列问题。2016年12月28日,高景一号01组两颗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国产遥感卫星运营模式商业化的突破,中国从此拥有了自主研发的0.5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1.与传统方式相比,利用卫星获取信息有哪些优势?答案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2.遥感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答案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的防御监测等。3.人们是如何利用遥感技术来划定矿产资源分布的?答案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4.人们是借助遥感的哪种技术方式来提取植被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信息的?答案通过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自然灾害防御监测中的应用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作用资源普查矿产资源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生物资源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信息为农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