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1.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1.工业联系(1)钢铁联合企业之间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即工业产品的生产存在着“①上下游”的关系。(2)与钢铁生产企业不同,汽车总厂与汽车配件厂之间存在②产品联系。2.工业集聚(1)工业集聚的作用:不仅能③节约运费、减少④劳动消耗,还可以共同利用⑤基础设施等,从而降低基本生产费用。(2)我国工业集聚的主导因素3.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成因:工业集聚――→工业地域(2)类型(3)发展变化思维活动1.世界上有许多“钢铁城”、“汽车城”,却为什么很少有“糖果城”、“糕点城”?答案钢铁工业区、汽车工业区等,其内部的工业联系比较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其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很难发育成工业城市。二、世界主要工业区1.分布:多分布在⑯交通便利的地域,特别是沿海的港口城市。2.世界主要工业区:⑰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⑱中国—日本工业区。思维活动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原因除丰富的资源外,还有哪些因素?答案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等。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⑲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2.不利影响(1)工业生产要耗费大量的⑳资源,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会给人类未来带来巨大的灾难。(2)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3)环境污染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地球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思维活动3.为什么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道路?答案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因此,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损害。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探究点一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及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材料二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1)根据图中信息,请说出图甲、图乙、图丙各生产厂之间存在怎样的工业联系?比较棉布生产、汽车生产、钢铁联合企业各自生产过程中的联系程度和特点有何不同?(2)从图丁找出在一个空间范围内,集中分布着哪些企业?这些工厂之间有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为什么集聚在一起分布?(3)上述各类工业企业大量集聚有何优势?(4)根据材料二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以什么为主的工业地域?近千家工业企业集聚在数个工业园区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该工业园区属于哪一类工业地域?答案(1)图甲存在着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即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图乙存在着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即产品之间的工业联系,图丙工业产品的生产存在着“上下游”的关系。棉布生产、汽车生产、钢铁联合企业各自的生产特点不同,生产过程中的联系程度亦不同棉布生产和钢铁生产程序都很复杂,都需要经过多个工厂、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各工序产品间存在着“上下游”的关系,生产过程联系密切。汽车生产的特点则因为零部件繁多,每种零部件产品都由专业汽车配件分厂生产,各分厂间没有什么生产上的直接联系,但与总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2)服装企业、制鞋企业、电器企业、食品企业等。这些工厂之间并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却共同利用道路、邮局、医院、学校、饭店、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形成空间上的联系。(3)可以节省运费、减少劳动消耗、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基本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4)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