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8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8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8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教材第21页思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最大,冬至日时最小。(二)教材P23复习题1.见教材第17页。2.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是形成季节更替的主要原因。3.略。4.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解析:根据图示位置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故B表示秋分日,D表示春分日。故从D到A为春分日到夏至日,应为我国的春末夏初时节;故B选项符合。答案:B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解析:结合上题分析,从B到C表示秋分日到冬至日,故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南回归线,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而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故选B项。答案:B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3~4题。3.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图示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时间,今天白昼时间为11小时48分,明日白昼时间为11小时50分,白昼时间变长,但是昼短于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位于12月22日至3月21日之间,且白昼时间接近12小时,离春分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答案:C4.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南半球,向北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答案:A下图所示的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第5题。①②③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同一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则该地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反之离太阳直射点越远。读图可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①、②、③三地正午太阳都在南方,说明三地都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则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纬度越低,因此排序正确的是A项。答案:A读某日某时刻沿40°N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6~7题。6.该日北京昼长为()A.3小时B.7小时C.10小时D.14小时解析:日出45°W与日落105°E,为150°,对应是10个小时。答案:C7.此时北京时间为()A.9:00B.17:00C.18:00D.19:00解析:日出45°W与日落105°E,可以看出太阳直射30°E(为12时),北京时间是18时。答案:C8.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依据甲图在乙图中绘制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将甲图中的A、C两点在乙图中标出。(2)甲图可能是________的太阳光照图()A.6月22日B.12月22日C.6月1日D.10月1日(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昼长________小时,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填“长”或“短”)。(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解析:第(1)题,本题一定要学会看光照图,在甲图上,北极圈内部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在乙图上要体现出来,在乙图上晨昏线呈圆弧形,在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如图所示;根据经纬度的判断,A点的经纬度是0度经线,23.5°N,C点的经纬度是(60°E,0°)。第(2)题,甲图的北极圈内部出现了极昼现象,所以时间离夏至日近,但是由于北极圈上没有出现极昼现象,所以不可能是夏至日,即6月22日。第(3)题,在赤道上是6点日出,18点日落,C点位于赤道,并且在晨线上,所以C点的地方时为6点,B点在C点的西边,中间相差了30经度,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4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中图版必修1-中图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