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能,从地理图表中获取知识,并运用图表分析、归纳、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引领学生感受地理美,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学情分析本节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问题性,开放性,过程性和民主性。立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为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关注细节,重视评价,全面落实“三维目标”。3重点难点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问题同学们:我国疆域辽阔,祖国大地姿态万千,风光无限。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地理景观也就有所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的启示(《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赏赐晏子饮酒。宾主正尽兴,却见两个差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面前楚王故意问:“被捆的人犯了什么罪?”官吏说:“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知道这是楚王要羞辱自己的一花招,便回答道:“我听说:橘子树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果实就是橘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枳。为什么呢?水土不同。老百姓生活在齐国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道:"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引出秦岭-淮河线活动2【活动】学生自主学习1.读书本48页A图学生找出秦岭-淮河线并用笔描出此线。2.读书本49页B和C图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概况。活动3【活动】师生互动1.读书本49页的D图,学生得出秦岭-淮河线大致与1月零摄氏度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2.读南、北方景观图,找差异,合作学习讨论,列表比较,得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活动4【练习】反馈练习学生汇报南北差异。活动5【活动】师生互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活动6【活动】课堂反馈练习画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活动7【活动】学生讨论,小组合作学习1.读地图册20和21页,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2.读书本50和52页的八幅景观图,列表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3.小组汇报。4.师生互动评价。活动8【练习】课堂反馈练习汇报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活动9【讲授】课堂总结1.秦岭-淮河线与1月零摄氏度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所以南、北方的差异最主要是气候差异。2.从地形、气候、景观等方面去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活动10【讲授】板书设计一、秦岭-淮河的地理概况二、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四、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活动11【作业】作业?1.韶关和北京自然环境有何不同;?2.举例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侧的差异。活动12【活动】教学活动评价评分细则评分课前准备10分带齐地理书、地图册、笔记本、学案作业,并安静。10分带齐地理书、地图册、笔记本、学案作业。5分课前安静。5分少带多少项,按项数扣分。课堂表现30分认真听课,积极进行课堂学习活动。并有自已独立的见解。30分基本上能认真听课,积极进行课堂学习活动。25分能认真听课,并进行课堂学习活动。但有分神的现象。要教师约束。20分在教师的约束学习活动不佳。15分或以下数学互动积极配合,并被教师评为优秀。20分被动回答,并被教师评为良好。不愿回答等,并被教师评为不参与互动。10分20分18分合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