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3-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09·河北唐山4月)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1~2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一性【解析】图示景观为荒漠景观,主要是由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2009·江西九江4月)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3~4题。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①B.②C.③D.④【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答案】A4.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A.⑤B.⑥C.⑦D.⑧【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故选B项。【答案】B(2009·云南5月)下表为某地有关气象要素的多年统计情况。据此完成5~6题。气象要素(单位)1月4月7月10月月平均气温(℃)降雨日数(日)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A.昼夜长短和天气B.昼夜长短和自转速度C.正午太阳高度和自转速度D.正午太阳高度和气候【解析】昼夜长短和天气是影响该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A6.该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析】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C(2009·四川遂宁5月)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9题。7.造成图中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解析】自然带7、8、9的差异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条件。【答案】B8.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A.江南丘陵B.伊朗高原C.巴西高原D.撒哈拉沙漠【解析】自然带3为热带草原带,巴西高原的自然带与其相一致。【答案】C9.关于图中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解析】自然带9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两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B(2009·浙江绍兴5月)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A11.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B.洋流因素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解析】图示自然带的分布是南北方向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P为亚寒针带叶林带,受寒流的影响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答案】B(2009·广州3月)读下图,完成12~13题。12.沿X—Y一线考察自然带谱,先后经过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反映了()A.纬度地带性规律B.经度地带性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雨林带分布在赤道地区,热带草原带分布在赤道两侧,纬度上要高于雨林带,热带荒漠带分布的纬度更高;则沿X—Y一线的自然带变化是随纬度而变化的,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答案】A13.如果要考察从M到N的自然带谱,在实地考察中,最理想的线路应选择()A.30°EB.60°EC.90°WD.90°E【解析】图中显示从M到N经历了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结合各地带的植被分布状况,可判断实地考察中最理想的线路是沿60°E。【答案】B(2009·成都3月)读下面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14.该山区若有永久积雪,其雪线最低的地方海拔约为()A.6000米B.3000米C.4000米D.5000米【解析】永久积雪雪线最低处应当是该地区最热月0°C等温线分布处,图中最热月为1月,说明此处为南半球,找到1月均温线的0°C点有两点,对应的地形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