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1.简述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内容和影响。2.简述西欧封建庄园的构成。3.简述中古时期西欧王权加强的背景和表现。4.简述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的背景。5.简述中古时期西欧城市自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6.简述中古时期西欧基督教会的地位及其表现。7.简述拜占庭帝国达到鼎盛时期的表现。8.简述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9.简述俄罗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的表现。一西欧封建社会1.西欧封建社会(1)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2)主要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封君封臣制度(1)产生: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2)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3)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另一方面,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3.封建庄园(1)含义: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2)耕地构成: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①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②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3)劳动者①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②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③农奴和自由农民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4)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1)背景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②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2)表现①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2.城市的兴起与自治(1)城市的兴起①背景: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②时间: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③特征: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2)城市自治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②过程: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③影响: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基督教会(1)地位: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表现①经济:它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②政治:它也是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③文化: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1)建立: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但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2)鼎盛①扩张: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②法律建设: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