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知识梳理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他对正统理学家的“”的命题发出了大胆挑战。2.认为不能以“”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也不是“万世之至论”。3.提出“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4.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主张“”,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之风。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1.黄宗羲精研天文、算学和地理,是学派的创立者。2.思想最精彩之处,是他敢于批判。在具体制度方面,他提出限制的主张,认为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他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3.其思想为中国近代反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顾炎武开清代学之先河。2.他也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锋芒所向是。梁启超把其思想归结为“,”。3.与、一样,是清初思潮的推动者,在他们三人之中,最注重实学。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1.王夫之的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2.其政治思想的主旨是“”。3.在发挥古代“”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1.唐甄也是清初之学的积极倡导者。2.他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对的大胆批判,对“”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批判没有上升到的高度,仍没有跳出、、、的理想。疑难解析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原因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的个性,摧残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的束缚,实现个性自由发展。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综上所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封建统治的危机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又为思想批判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思想,甚至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害”的结论。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高考巡礼1.(07·全国)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解析】顾炎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矛头直接对准了君主专制,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官方理学也极力批判。【答案】D2.(08·宁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李贽对正统儒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黄宗羲强调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众治”的主张,王夫之唯物影响较大,与题干材料明显不符。【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