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考点解读】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解读: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古代中国在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和医学等四大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通过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同时要反思近代落伍的原因。【知识梳理】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1)发明: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不宜书写。(2)改进:东汉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作“蔡侯纸”。2.印刷术(1)雕版印刷:唐朝的《》是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2)活字印刷:A.发明:北宋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B.发展:出现了木活字,13世纪出现了活字,C.传播:13世纪中期向东传到,向西从西域传到欧洲。3.火药(1)出现:人们在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唐初著的《丹经》。(2)应用: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3)传播:14世纪初由传到欧洲,震动西方社会。4.指南针(1)源头:战国时人们发明,后出现指南车、指南鱼等。(2)发明:北宋时发明,并应用于航海。(3)传播:13世纪传到西欧,在中起了重要作用。二.天文学成就三.数学成就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2.东汉时期:《》记载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3.南朝宋、齐之际: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一千年之久。四.古代农书1.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提出了、的思想。2.元代:王祯编《农书》重点记载了的改进,特别重视用代替简单工具,用代替人力和畜力。3.明代:徐光启编《》,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五.医学成就1.战国时期:《》,奠定了的基础。2.东汉⑴张仲景撰写《》,系统论述了疗法,是经典,他被称为“”。⑵华佗发明最早的麻醉药剂“”和中国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3.唐代:著《》,他被称为“”。明代:李时珍编《》,全面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成就,创立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体现了的思想。【重点突破】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及特点突破提示:归纳、概括历史特征的方法历史特征一般可分为阶段特征、领域特征、事物特征,科技发展特点的归纳属于领域特征。概括时要从其发展变化来分析,注意纵向和横向比较。首先要宏观把握微观分析,层层深入的寻找科技(历史)内在特征,挖掘其个性、科技内容、地位、发展趋势及作用等是概括时首先要把握的,然后把科技发展放到整个时代中去分析。注意它的历史性、时代性,与其它国家、地区科技的区别。突破归纳:1.原因(1)政治:国家统一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封建经济水平较高且持续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3)政策: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天文历法、农学、数学等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5)对外交往:频繁的中外交流,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6)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2.特点(1)先进性:四大发明等方面在世界上遥遥领先。(2)广泛性:在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冶炼、造纸、印刷、造船、航海、建筑、医药学、农学、水利工程、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3)实用性:生产的需要推动科技发明,科技发明又直接服务于农业、手工业生产。(4)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记载总结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5)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又难以推广,不能转化为普通的生产力,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典例探究】(2010·全国Ⅰ卷文综·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