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三节罗马人的法律【目标要求】课程标准: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十二铜表法》、自然法、罗马公民法、罗马万民法。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使学生掌握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罗马法的起源、罗马法的内容发展和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三个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全面理解罗马法的内涵。(2)通过课堂和课余对课本“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自我测评”的研究性学习,培养综合运用能力。(3)学会分析和论证罗马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在社会中学习、网络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马法的全面归纳总结和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法的历史意义和法律、法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价值,最终肯定法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最合理的国家治理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重点:掌握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及其对罗马政权统治的维系作用。难点:认识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价值。【自主学习】一、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颁布:公元前①年,立法委员会颁布.2.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法等方面。3.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③,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④的起点;但它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二、从治“公民”到治“万民”1.公民法(1)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⑤,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2)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⑥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3)意义:极大激发和调动了公民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2.万民法(1)背景:对外⑦,罗马疆域的扩大,原来了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长期的司法实践。(2)产生: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3)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变得简法灵活而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⑧纠纷。(4)意义:巩固了罗马政权,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3.自然法(1)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⑨。自然法是整个⑩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2)提出: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学家和法学家⑪。(3)意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三、持久统治的维系1.对当时的罗马而言: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⑫行为;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⑬、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2.对后世而言: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⑭;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⑮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答案:①499②债务③成文法④罗马法⑤公民法⑥个人财产⑦扩张⑧民事⑨法律观念⑩法律科学⑪西塞罗⑫从政⑬债务⑭先驱⑮公正至上【重难点探究】【探究1】罗马公民法与万民法的不同公民法万民法存在时间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C中叶公元前3C中叶后产生背景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的不断扩张,疆域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多、民族成分复杂,公民法不再适应形式的需要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公民罗马帝国征服地区的所有民族的人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烦琐、缺乏灵活变通、内容不完善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调节经济和民事纠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用是共和国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为罗马的扩张提供了强大动力(1)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会的发展;(2)提高了官吏的办事效率和规范了他们的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