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必修第一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资料卡片: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祖籍为江苏沛县,其祖、父为生活所迫,一再迁徙,最后定居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吴二年正月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1387年,统一了全国。在位31年,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永乐帝: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朱元璋去世后,继位的建文帝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组织大批人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1424年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成祖。宦官:也称太监、寺人、阉人、内侍,是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宫中替皇族服务的被阉割的男性。宦官是由外生殖器被阉割的男人进宫担当。宦官的职责主要是维护朝庭后勤事务的正常运作,原则上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也有个别朝代存在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清朝皇帝一览表:清朝世系表公元纪年清朝纪年皇帝在位时间1616(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11年1627(金)天聪元年皇太极17年1636崇德元年1644顺治元年福临18年1662康熙元年玄烨61年1723雍正元年胤禛13年1736乾隆元年弘历60年1796嘉庆元年颙琰25年1821道光元年旻宁30年1851咸丰元年奕詝11年1862同治元年载淳13年1875光绪元年载湉34年1909宣统元年溥仪3年三、教学流程:1、自主学习:(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有什么影响?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说明了什么?(2)军机处是怎样建立的?如何评价?(3)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及管理机构分别是什么?(4)元明清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有过什么变化?(5)结合时代背景说说晚清政治制度的变化。2、合作学习: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知识整合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轨迹。四、本课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指的是()A、朱元璋B、明神宗C、明成祖D、雍正帝2、正式确立内阁制度的明朝皇帝是()A、明太祖B、建文帝C、明成祖D、明神宗3、清朝设置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主要职能是()A、管理全国宗教事务B、管理全国所有少数民族事务C、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D、主管边疆地区设置的军政机构4、清朝晚期设置的资政院的职能相当于西方的()A、国务院B、议会C、内阁D、内务部5、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初……军国大事,皆交议政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宪庙设立军机大臣……议政之弊始革。——《啸亭杂录·卷二》材料二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不得为真宰相。——《清史稿·刘统勋传论》回答:(1)材料一所谓“议院之弊”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并请简要说明理由。(2)材料二大学士非兼军机即为真宰相,这一说法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五、学习延伸(一)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二)相关链接:①魏千志:《明清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②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