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节《辛亥革命》参考学案1 人民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节《辛亥革命》参考学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1/10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节《辛亥革命》参考学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10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节《辛亥革命》参考学案1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3/10
二辛亥革命【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概念: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知识梳理】一、背景1、社会背景:2、物质基础:3、阶级基础:4、组织基础:5、思想基础:6、军事基础:陆皓东:青天白日旗的设计者。1895年筹划广州起义失败而就义,孙中山称他为“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就义时年仅27岁。徐锡麟:1907年发动浙皖起义,失败后惨遭剖腹挖心,殉难时34岁。秋瑾:鉴湖女侠秋瑾,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巾帼英雄,1907年参与领导浙皖起义,就义时32岁。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陆皓东功名富贵,非所快意,今日得此,死且不憾矣。——徐锡麟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秋瑾《绝笔书》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与妻书》林觉民:“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与妻书》至今读来荡气回肠,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牺牲时24岁。彭楚藩:武昌起义三烈士之一。起义前夕被清政府逮捕,临刑时高呼“民国万岁”,时年27岁。二、进程1、武昌起义2、湖北军政府成立3、十几个省宣布独立4、中华民国成立5、清帝退位探究:试结合《临时约法》的相关内容分析其中体现出的原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三、历史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从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胡锦涛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余既从事革命,个人生死,早置度外,请速余死。——彭楚藩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请回答: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意义: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生活风俗上:革除旧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重难突破】1、三民主义评价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自主探究1]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要求C、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D、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要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资产阶级革命牌将国内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问题与外国侵略县混淆,把满洲排挤到“中国之外”,没有提出明确的梵蒂纲领。【答案】D[自主探究2]太平天国主张“翻天夏天,天下人平分”,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似点是:A、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子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具有鲜明的资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2节《辛亥革命》参考学案1 人民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