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历史执教者王晓军班级高一(1)授课日期2008/10/4一、教学内容: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2)二、教学目的:掌握基本史实,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教学重难点: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失败。历史地、辩证地分析评价国民革命运动。四、主要教法:五、教学过程(一)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准)-(深)-(新)(二)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历史史实、线索、特征(准)自主学习:迅速浏览,了解主要历史大事圈点划批,勾勒出重点和难点快速阅读,提炼要点(1)重要历史概念、术语及有效信息(学生提问,教师解释)①国民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后能准确地概括出国民革命的定义:1924~1927年,国共合作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广泛参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②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③革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革命统一战线包含四大革命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④国民党右派国民大革命概况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斗争力量:四大阶级斗争方式:政治斗争、革命战争相互配合。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1、教师板书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合作方针等内容。学生回答。2、提问国民党一大的重要内容及意义。3、国共合作方式为什么要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力量弱小,唯一被国民党接受的方式。有利于以合法身份开展活动从内部影响其性质左派和右派来源于法国大革命;左派代表进步和激进;右派代表保守和反动。划分国民党“右派”和“左派”的标志是以“是否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否赞成国共合作作为分水岭”。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否定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称为“右派”。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拥护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称为国民党“左派”。⑤右倾机会主义。右倾和“左”倾都是中共党内的路线错误。(左加引号表示否定)“左”倾:不可为而为之(过高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右倾:可为而不为之(过低估计自身实力或过分强调客观条件)(2)梳理国民革命的知识线索(标志性事件)开始: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发展:北伐战争;工农群众配合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三)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深)阅读—思考—讨论;精读细读,合作交流,思考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说明了什么?①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中共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有关系。②教训:单单依靠工人阶级赤手空拳、单枪匹马是无法战胜强大敌人的。(建立革命的武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国民党合作?两党为什么能够合作?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得出的教训可能性:两党在反帝反封建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孙中山真诚欢迎中共与之合作。(3)国民大革命有哪些重大的历史功绩?为什么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国民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①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②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展示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图表。起点: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发展:黄埔军校;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国民政府和革命军的建立。高潮: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大革命斗争教训:(1)中国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2)必须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团结一切革命阶层的革命统一战线;(3)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领导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4)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建立革命武装。中国革命的出路: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立。(即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重要内容)③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四)历史学习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新)各抒己见;大胆创新1、从国民革命的失败中可以得出什么教训?如何总结历史事件的教训(从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寻找)①放弃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