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第四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选择题1.邓小平被扣上“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帽子是在()A.20世纪30年代初期B.“文革”初期C.“文革”后期D.“大跃进”时期【解析】A、B、C三项分别是邓小平“三落三起”中的“三落”,其中符合题目要求的是在“文革”初期。【答案】B2.邓小平在总结自己气壮山河的长征经历时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对其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跟着毛泽东走B.跟着王明走C.跟着共产国际走D.跟着军队走【解析】红军在到达遵义前,在毛泽东的努力下,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此时的邓小平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认识到毛泽东军事路线的正确,坚决跟着毛泽东走。【答案】A3.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A.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B.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C.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D.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解析】题干中的四项都可以入选,但是“最应该学习”的还是B项,反映了邓小平的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答案】B4.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次政治磨难,其中的两次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文革”初期,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停止一切职务下放到江西;1975年,他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面整顿;1975年底,全国又掀起一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天安门事件”后,他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因此答案应为D项。【答案】D5.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认识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解析】从材料“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等信息可以看出此时指导思想是发展生产,这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一致。【答案】B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从国情出发的产物。【答案】D7.(2016·浙江学业水平测试)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该讲话的发表()A.标志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C.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解析】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标志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A项错误;1980年邓小平的讲话指出了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弊端,不能反映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故B项错误;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也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故C项错误;讲话指出了党和国家政治体制的弊端,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故D项正确。【答案】D8.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解析】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所说。材料中并没有体现防止“左”,提防“右”的问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