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诉求 VIP免费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诉求 _第1页
1/4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诉求 _第2页
2/4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诉求 _第3页
3/4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诉求[摘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级高校德育政策,可知高校德育目标经历了从片面强调国家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目的到强调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要,再到强调社会对大学生素质多方面需求的以人为本目的的转变,藉此可以获得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时代诉求的合理性支撑。[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院校;德育目标;德育政策[作者简介]熊孝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广西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20)09-0199-05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和谐社会体现在社会人际关系上,要求广大人民群众为人处事时互相帮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风尚。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有赖于具有良好素养的合格公民来践行,对于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和谐社会对他们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依照我国国家一级高校德育政策文本,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目标的变化历程进行历史考察,可以获得当前建构和谐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时代诉求的合理性支撑。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考察(一)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1年)强调满足国家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工作重心逐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转移到以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也由此启动。1981年农村率先改革,三年后城市改革启动。十二届三中全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随即党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紧接着通过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中共十三大又出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系列文件的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台标志着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热潮。然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更难更慢,在改革开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左”倾思想依然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牵制着改革工作的展开。教育目标当然也没能摆脱“左”的羁绊,高校德育目标凸显了大学生服务国家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目的。这从一系列国家级高校德育政策的有关规定体现出来。1979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指出:政治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重要保证。这里“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是从国家政治需要来讲的。1980年4月教育部、团中央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要求大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为人民服务,刻苦钻研业务。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该文件连续用六个短语来表达学生要服务于国家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目的。没有提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体性。1982年10月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守革命纪律、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此处再次用“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表明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服务于国家的政治需要。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之一。1987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帮助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之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也是当前社会形势的必然要求。这一规定表明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目标的时代诉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