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重点)2.分析影响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因素。(重难点)3.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1.交通运输(1)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2)作用: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2.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运输方式(1)古代(2)现代①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②发展趋势:高速度、网络化。③带来的变化: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交通时间、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口的流动性。3.特点:具有很强的空间集聚倾向。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发展;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起来。(2)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就是依托铁路发展起来的,比如石家庄、株洲和怀化。(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各种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进而形成经济带。(2)经济带的含义:以交通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3)经济带与交通运输经济带与交通运输的关系案例沿海型以港口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日本东海道经济带沿河型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河流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沿路型以铁路、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陇海——兰新经济带复合型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德国的莱茵河经济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带(1)高速火车、大型飞机的出现,说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高速化。()(2)在青藏铁路和京沪铁路修建中都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模式,其作用是相同的。()(3)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一定低。()(4)沿海、沿河、沿路、复合型四种经济带是截然分开的。()(5)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工业B.园艺C.物流D.商务提示:(1)×火车、飞机等属于运输工具,铁路、航空等属于运输方式。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出现说明现代交通运输的高速化。(2)×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给高原动物迁徙提供通道,便于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节省耕地。(3)×修建交通线一般平原地区成本低,山地丘陵地区成本高;主要原因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修建交通线时工程量小,故投资少;但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需修建大量的桥梁,建设费用会显著增加。(4)×通过长期的发展,任何一种发达的交通经济所依托的交通轴线,都已经形成综合运输通道,只不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地位和分工略有差别。如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都不能只依靠沿江水运和海上航运,为促进其发展,还必须修筑沿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沿海国道公路主干线和沿海大铁路。(5)D[高铁客运站以旅客集散为主,交通便利,人多、消费市场广,适宜布局商业活动。]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成贵高铁于2019年12月16日全线通车,耗资780亿元,途经6个主要城市。据了解,成贵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后,将是成都南向最快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成贵高铁素有“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之称。问题1(综合思维)决定成贵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提示:社会经济条件。问题2(区域认知)建设成贵高铁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哪些?提示: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文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3(综合思维)成贵高铁建设将给四川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提示:①缩短出行距离;②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③扩大经济腹地等。[归纳总结]1.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及合理选择(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方式运输特点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成本水路大↓小低↓高慢差差低铁路较快差好投资大、占地广公路较慢好好短途运输成本低航空快差差投资大管道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差好投资大(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多、快、好、省”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