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参考学案2 人民版必修1VIP免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参考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1/8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参考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8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参考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3/8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知识梳理】一、新中国的成立㈠背景:军事上:解放战争基本胜利。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2、思想上:七届二中全会(1949.3西柏坡)⑴工作重心:乡村到城市.⑵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⑶基本政策:革命胜利后中共政治、经济、外交的基本政策。⑷总任务: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决定——首都、国旗、国歌、国名制度组织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内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识我们的国旗:颜色: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协调,像红霞一片,金光灿灿,色简而庄严,且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布局: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意义: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战斗,从胜利走向胜利。政治意味浓厚,缺乏民主性和民族自身特色。㈡时间:1949年10月1日㈢意义: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坐大山的压迫。2、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独立主权的国家。3、确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4、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基石。5、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体)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召开。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内容:规定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2、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阶级本质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政党活动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探究:1、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享受民主广泛程度资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2、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的异同?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1)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2)从国家性质看: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从代表阶级利益看: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1、发展过程:⑴初步建立。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⑵确立。1954年12月,第二届政协会议召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⑶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⑷完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遭到严重破坏,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1964年召开,而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是1978年召开,时隔13年。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2、性质: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3、作用:调动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热情,开创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参考学案2 人民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