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2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学习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主预习】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改革1.背景:(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方面来的方针,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2)文革结束后,安徽和四川率先在一定范围内实行。2.内容:(1)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大力发展。3.意义:(1)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乡镇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的改革)1.原因;农村改革的推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2.概况:①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以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迈开了步伐。②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3.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阅读教材填充稳定和健康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2.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3.到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必须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市场经济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可以进行改革。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中共十七大报告材料二199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站材料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材料四2007年,我国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六大民主领域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实际增长约13%,超过GDP增长速度;农民增长约8%。——国家统计局网站请回答:(1)材料一中“历史性变化”的伟大起点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述“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2)从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改革两方面,比较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之处。(3)中共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材料三表明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发生了什么的新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4)从材料四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简要分析其成因。当堂达标1、常熟凌巷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2、对乡镇企业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农村经济的有益补充B.是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C.是向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D.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人经济3、率先放宽政策,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区:A山东、陕西B安徽、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