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测试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和北伐、西征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重点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梳理:【整体感知】民主革命:即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以五四运动为界,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1840~1919)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1919~1949)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讲解资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考点整理】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时机成熟。(直接原因)4)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典型题例】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朝对峙。(3)北伐西征: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分兵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经两年奋战,虽遭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典型题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A.使农民阶级有了稳固的根据地B.使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C.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D.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二、太平天国的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①颁布: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天朝的建国纲领。②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③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④评价:A、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落后性:太平天国要建立的仍然是小农经济,这违背历史发展潮流。C、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典型题例】《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空想性,因为它规定()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原因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2.《资政新篇》①颁布: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了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②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③内容:A、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依法治国,广开言路。B、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C、文教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