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大家进入《战国策》畅游一、导入新课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魏征目标阅读归纳讨论作业常识1.了解《战国策》这部过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理解能力。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战国策》简介:二解题:“邹忌讽纳谏”齐王齐王齐王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兼语句齐威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u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三、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yìkuījiànjībàngjīzhāocháo(二)再读课文,读准句读,理解文意(分段阅读)1.学习第一段诵读指导: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窥镜”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道出了三人赞美自己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节奏感。我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课文译注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修:而:昳丽孰及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长、高表递进光艳美丽谁比得上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课文译注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之者也而复助词“的”语气词、判断句标志表承接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又吾与徐公孰美?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课文译注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旦之若之早晨代词,指客人及得上主谓间,不译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熟以为窥而弗如而之仔细认为照(镜子)表承接不及表修饰代词,指这件事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