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版高中政治第1课第1框体味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文化是什么?有人认为文化就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就是艺术。我们今天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文化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B.文化包括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发展文化就是要繁荣文学艺术事业D.文化的发展应该脱离经济、政治[答案]B[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B正确。教育、文学艺术事业属于文化,但不是文化的全部,A、C说法片面;文化不同于经济、政治,也离不开经济、政治,D观点错误。2.广东老人爱“饮早茶”,东北老人爱“扭秧歌”,北京老人爱“侃大山”。这说明()A.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B.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D.老年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答案]B[解析]不同地区的老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B正确。A、C、D皆与题意不符。3.右图表明()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D.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答案]B[解析]文字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发明的,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观点明显是错误的;C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文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项观点明显错误。4.在校内校外,我们要参加各种课余文化活动;回到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文化活动;打开电脑,一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这说明()A.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我们的生活就是文化生活C.文化生活高于一切D.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答案]A[解析]B、C、D三项表述错误,我们的生活包括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等,文化生活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反映,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5.读漫画《失德》,图中旅游者的行为是没有文化的表现,这里的“文化”是指()A.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B.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礼貌”相近C.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社会意识形态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答案]B[解析]漫画中旅游者的行为是缺乏社会公德、不文明的表现。所以,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与“文明”“礼貌”相近的含义。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6.有的人认为,生活的价值就在于吃好、穿好、住好,只要能在物质上富有,能够买得起自己所需要的物质消费品,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的人则认为,只要精神富有,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差点也没关系。你赞同哪种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健康成长。一、选择题在年即将到来之际,许多游客冒着零下二十摄氏度的严寒登上泰山,撞响弘德楼的铜钟,祈求国泰民安。据此回答1~2题。1.弘德楼撞钟祈福,体现了“登泰山、保平安”口号的影响力。泰山是文化的山,下列景观也能体现泰山文化的是()①旭日东升②黄河金带③泰山石敢当④泰山碑刻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B[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故应排除含①②的选项,正确答案为B项。2.泰山是自然的山,有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代诗人杜甫的这一诗句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壮丽景观。这说明()A.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现象B.文化也包括自然现象C.文化就是人的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答案]D[解析]文化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现象,A、B两项错误。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将文化视作人的灵感和想象是错误的,故C项不选。答案为D项。3.漫画《逛庙会》充分说明()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文化是一种艺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解析]漫画展示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①材料体现不出,④说法有误应舍去。4.一座城市,没有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