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从年龄上看,中学生们一进校(12岁左右)就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整个中学阶段正好处于青春期这么一个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这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需要辅导、支持和帮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荷尔蒙的变化,男孩开始变声继而出现遗精,女孩初经来潮,胸部隆起并逐渐变得丰满,身体机能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告诉我们:中学生们生理上逐步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与此同时,在心理上,中学生的性心理也开始了萌动:随着荷尔蒙的影响,他们经常能感受到“自身内在的性本能冲动”,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迷惘和无法解答的世界。”春情萌动,犹如“疾风和暴雨”,冲击着男孩和女孩,使他们的感情世界变得相当隐秘,异常神奇,既喜悦和自豪,又害羞和恐慌。由于大多数中学生会在认识和情感上与成人世界产生代沟,中学生们在生理上尚未成熟的同时,又进入了心理断乳期,开始走向心理独立。在这个过程中,男孩和女孩都需要独立,要有自身“安全保障”的小天地。他们乐意和同龄人交谈而不愿意同父母谈心。在同龄人中间,他们平等、自由、无拘无束,而在父母面前,他们似乎还是“没长大的小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他们往往与父母意见相左,开始躲避那些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家人。正如一位中学生所写的那样:“我开始偶尔做些少女梦,我开始为我的梦脸红心跳,日记本也不再拿个妈妈看了,这一切属于我的世界,我第一次想到锁。”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保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性意识发展的困感不解;(2)独立意向发展很快;(3)同龄伙伴关系密切;(4)认识社会的能力不够高;(5)学习压力重;(6)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事实上,由于认知、情感和意志都处于未定型的发展过程中,中学生们很容易出现一系列情绪不稳定、心理困惑等现象,他们特别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理解和引导。家长自身要尽快建立并帮助孩子正视“他们在长大”这样一种事实,使孩子们明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种种体验和冲动都是正常的,是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产物――中学生时期是孩子们建立完整人格的关键时期,迷惑、恐惧、焦虑和罪恶等不良心理感受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一定要减少避免不良心理感受对孩子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