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2017·杭州质检)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四大经济特区,其中汕头经济特区位于下图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1980年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广东省有三个,①为深圳经济特区,②为珠海经济特区,③是汕头经济特区,④为福建省的厦门经济特区,故C项正确。2.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享有高度自治权C.率先实行国有企业改革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答案D解析五个经济特区“特”在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在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是指特别行政区。率先实行国有企业改革是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故排除A、B、C三项。3.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改革开放初期,上海比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深圳、珠海等地的经济基础更好,③错误;当时中国改革所受阻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尤其是国人的思想解放程度不足,④正确,②错误,排除②③即可。4.(2017·绍兴学考)1984年,是中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一年。下列对外开放的措施,属于这一年实施的是()A.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C.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答案B解析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在1984年,故B项正确。5.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开放沿海城市的阶段;A、B、D三项均为无关项。6.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海经济开放区,故本题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7.过去上海有句谚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种情形在浦东开发后得到彻底改观,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浦东的崛起主要得益于()A.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C.改革开放政策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C解析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作出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8.(2016·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B.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C.浦东的开发和开放D.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答案C解析20世纪90年代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故C项正确。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0年后”指2001年;“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根据所学可知是指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本题选C项。10.2001年,曾有一首词写道:“四海五洲举杯,华夏入世喜同醉。千年佳酿,万国友邦,歌舞盛会!”这首词吟诵的是()A.APEC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