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碘的提取原理【A组】1.下列不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食盐溶液C.溴水D.氯水2.下列关于溴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制溴水中只含有Br2分子和H2O分子B.新制溴水可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C.溴水经光照后有气泡逸出,该气泡是Br2D.溴水能导电,所以溴水是电解质3.向含有KBr、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进行灼烧,最后所得的固体物质是:A.NaCl和KClB.KCl和NaBrC.NaCl和KID.NaCl、KCl和I24.将适量的Cl2通入溴化钠溶液中,等反应停止后,实验室从该溶液中提取溴通常所需的主要仪器和方法是:A.蒸发皿:蒸发后灼烧B.烧杯:冷却、结晶、过滤C.分液漏斗:分液D.分液漏斗:加萃取剂,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少量煤油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含有Ag+6.下列关于氯、溴、碘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外层均7个电子,最高正价均为+7,最低负价均为-1B.氯到碘由气态逐渐转变为固态,颜色加深,氧化性增强C.均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弱酸D.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剧烈程度由氯到碘依次减弱7.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KX(KX指KCl、KBr、KI),若向甲溶液中加入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中依次含有:A.KBr、KCl、KIB.KBr、KI、KClC.KI、KBr、KClD.KCl、KI、KBr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溴中溶有的少量氯气,可用加入适量的溴化钠后蒸馏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液溴B.向溴水中加入苯静置后混合液分层,且上层的水层变接近无色C.可选用溴水、汽油来鉴别Cl-、Br-、I-D.欲将固体碘与食盐的混合物分离开,最好的方法是溶解、过滤9.一硬质玻璃管两端装有带导管的塞子,左、中、右分别放有三个湿棉球(如下图所示)。c球浸有淀粉KI溶液;b球浸有KI浓溶液;a球浸有KBr溶液。实验时,从右端缓缓通入氯气,同时在b处微热,并逐渐向左移动酒精灯。则可观察到:在a处有_______色的______产生;在b处有色的产生;c球变成色;稍冷却后,b、c之间的管壁上有____色的______析出。通过实验可以判定Cl2、Br2、I2的氧化性_____的最强,Cl─、Br─、I─的还原性______的最弱。12.实验室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稀硫酸、海带灰提取液混合加热能制取碘:MnO2+2H2SO4+2KIMnSO4+I2+2H2O+K2SO4。现将23.2g软锰矿石(含MnO2的质量分数为75%)与足量稀硫酸、海带灰提取液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1)生成的I2的质量。(2)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13.图是某厂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1)标签上碘含量中,碘是指;(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3)为了测定此盐的钙元素含量,取10克此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克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B组】1.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溶有1mol氯气的液溴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阴离子(不考虑氯气、液溴与水反应,不考虑氯气氧化碘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KI的物质的量为2molB.用四氯化碳萃取,四氯化碳层有两种溶质C.上述反应是溴氧化了碘化钾D.反应后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小于等于2mol2.将NaCl和NaBr的混合物mg溶于足量水,配制成500mL溶液A,再向A中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后,蒸发溶液至干得晶体(m-2)g。则A溶液中Na、C1、Br的物质的量之比肯定不正确的是:A.3:2:1B.3:1:2C.4:3:1D.3:1:43.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之一是:①通入氯气把浓缩的溶液中的溴化钠氧化,然后用空气把生成的溴吹出;②用Na2CO3溶液吸收吹出的溴,同时生成NaBr、NaBrO3放出CO2;③向含溴化物(NaBr、NaBrO3)的溶液中加硫酸溶液,溴又重新析出,同时生成Na2SO4。依次写出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净含量:500g③。